以改革沃土,培育新时代戏曲之花


  娉婷袅娜,从中国人的前世今生走来;争奇斗艳,描画历史传奇与时代面孔;起承转合,演绎百种人生的千般滋味。戏曲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进入现代社会后几经更迭,命途多舛。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激发了戏曲艺术的内在生气,实现了艺术的传承与坚守,让它再一次汇入文化建设的洪流,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戏曲是地道的方言艺术,无论吴侬软语、京腔京韵或南腔北调,都带有某一地区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湖南这块潇湘热土,先后有19种不同形式的民间戏曲落地开花。农耕时代,戏曲是老百姓炕头的一把火,戏曲之花向太阳,得以辉煌灿烂地绽放;市场化大潮中,戏曲的命运几度升沉起伏,但它仍如兰如莲,悠远清香,亦坚韧无暇。今天的戏曲已经成为经典,立根历史积淀的沃土厚壤中,开出创新的时代之花。

  时光穿越近千年,常德丝瓜井边的刘海哥和大高山上的胡秀英,因为一次美丽的相遇,一起走进《刘海砍樵》,成就了一段樵夫与狐仙的浪漫爱情故事。作为湖南花鼓戏的第一剧,《刘海砍樵》在洞庭湖区演唱了近百年。在农村茅草屋外的禾场里,劳作一天后稍作歇息的庄稼人,看到的是贴近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与爱情。远离了打地花鼓、唱排街戏和草台子戏的年代,花鼓戏进了城市剧场,泼辣大胆、敢爱敢恨的胡大姐和醇厚朴实、热情开朗的刘海哥,成了观众心中湖南人性格的典型代表。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自20世纪80年代起,《刘海砍樵》多次随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远赴美国、法国、瑞典、丹麦等地演出,好评如潮,将湖南民间传说和中华传统艺术流传到海外。1984年与1986年,《刘海砍樵》两次登上春晚,一时间在全国家喻户晓。不论外国记者、海外侨胞还是中国民众,都被湖南花鼓戏所展现出来的鲜活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所征服。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