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风物——川剧历史
川剧是我国地方戏剧中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也流行于贵州、云南、西藏部分地区。 川剧产生于18世纪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经过许多前辈艺人的辛勤劳动,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戏曲的昆腔、弋
-
昆曲的艺术特点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
-
-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而山东琴书也正是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稼耍”(又称“玩局”)。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
-
略说昆曲的风格
拿我国其他剧种和昆曲相比,指出昆曲艺术的独特之处,难免引起对某一剧种特具偏好之人的不快,因此,先申明几点: 1. 各种艺术各具特征,各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合理性,如此,艺术的园地才能多姿多彩。即使本人,也并非只能欣赏昆曲,也喜欢京剧、豫剧、粤剧、越剧等等。
-
瑞鸣:《伶歌2》--- 古曲翻新声
“伶歌”的创意初衷原本简白明朗,即以“琴”、“歌”相和,并织入西洋乐为宏大气场。其中“琴”者,广选国乐各色乐器,尤取其色彩个性的异美点染,特立于西洋乐器铺陈氛围之上;其中“歌”者,则包含诗文曲辞在内的各种中华文字,尤取文采卓着、泽被深远之千古名篇。举目专辑
-
-
融合创新出奇葩 新曲乡音颂乡情
陇剧是甘肃陇东地区土生土长、独具风格的剧种,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1958年经过《枫洛池》一剧的搬演而成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唱腔系统和表演程式,因而发展为甘肃特有的代表性剧种。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婉转动听、表演细腻优美、服饰飘逸素雅、布景柔和协调、民间色彩浓厚的
-
试论陇剧的陇右文化内蕴
中国360余种地方戏曲剧种,既受地域文化的决定和制约,又是地方文化的体现与反映。地方戏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艺”,说的都是地域文化的意蕴所在。地方戏从语音、语势、语调、语汇,到生活
-
传统戏曲:“剧”与“曲”的整合体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演剧方式,其中包含着中国人对以人的肢体语汇、对白、音乐等为媒介的艺术表达的独特理解,它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演剧体系,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哲学观念、文化心理结构在艺术演绎人生上的反映,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对应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