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非遗传承冰火两重天?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研汇报会上获悉,一份有1709名被调查者参加的报告显示,北京市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发展现状正在出现分化现象,同样被列为国家级或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受众的关注程度、喜爱程度、市场发展前景和宣传力度等方面都存
-
日本人眼中的梅兰芳:那种梅花傲雪的骨气
电影《梅兰芳》再次勾起了我们对一代名伶的回忆。萨苏先生在日本翻拍了一些梅兰芳1919年访日演出的老照片,从中可见梅先生早年的风采。他在日本曾是近乎偶像的存在,而他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反抗日本侵华的“伟丈夫”。 据日本友人内山完造披露,梅先生
-
-
北方昆弋在民间
明朝初年,诞生于江南的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弋阳腔传至北方,常常两个剧种联合演出,被称为昆弋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雅之音沦落了,昆曲的传承岌岌可危,然而,昆弋的戏班和票会,在河北农村还保持着一点点踪迹。正是为了追寻这点珍贵的痕迹,我们来到了霸州王庄子乡。
-
-
-
孟小冬:红氍毹上的广陵绝响
孟小冬 红氍毹上的广陵绝响(上) 61年前,一出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在上海滩唱得万人空巷,引得川陕平津台等地的戏迷不惜重金坐飞机买黄牛票来听冬皇的戏;唱得50万元(旧币)一张的门票竟被黄牛炒到500万元一张,还买不到;唱得买不到票的戏迷为了收
-
-
我看《春闺梦》
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此话如果用来形容人已经显得夸张了,如果再被用作文化评论,似乎显得更加可笑,不过当我看完程派的名剧《春闺梦》后,满脑子只有这句大俗话。 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再加上杜甫著名的《新婚别》,促成了《春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