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永书
潮剧丑行演员。1951年参加业余剧团,1956年到潮安正天香剧团当演员。1960年调广东潮剧院青年实验剧团。1970年在汕头地区潮剧团。1978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分配到一团。1984年随广东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香港演出。曾在潮剧艺术影片《闹开封》中
-
黄小午
黄小午,男,昆曲老生。 江苏省戏剧学校1967届毕业生。师承包传铎、郑传鉴、倪传钺等名家,并得周传瑛的传授,生、末、外均能。他演唱苍劲酣畅,吐字清晰,表演真切自然。善于将传统技法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舞台形象。擅演《连环记·议
-
陈智林
陈智林,男,1964年出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得主。先后主演《托国入吴》、《峨眉山月》、《和亲记》、《望娘滩》、《巴山秀才》等剧目,展示了他的艺术功力和才华,四川省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奖,第四、第八届中
-
李胜素
李胜素,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0岁开始学戏,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攻青衣、花衫;师承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为刘秀荣、梅葆玖的入室弟子。 1986年初入河北省邯郸京剧团时,便以梅兰芳早期载歌载舞的代表作《廉锦
-
吴梅
吴梅(1884~1939),字瞿安,江苏苏州人,曲学家,曾任教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不久前,北大征集校歌的消息传出,吴梅写的曲子《寄北雍诸生》,作为许多人心中曾经默认的北大校歌,又被提起。有学生在论坛上又惊讶又叹息:这首曲子
-
周信芳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宁波慈城人,艺名麒麟童,他在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麒派艺术,塑造了“萧何”、“徐策”等鲜明的艺术形象,享有“北马南麒”的美誉。在周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北京、宁波等地都举
-
袁雪芬
女,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1922年3月26日出生。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兼学绍兴大班和徽班的武戏。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满师后,一度与女子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响。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
-
赵俊良
赵俊良,男,曲艺演员。满族。生于北京。 自幼喜爱曲艺,1951年拜前辈著名曲艺艺人姜蓝田为师学唱八角鼓、时调小曲,艺名赵文波。解放初期在北京市电车公司工作,1956年9月参加北京市曲剧团,1993年退休。40年来曾参加演
-
黄宗毅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荣获安徽省首届艺术节演员一等奖。他是位多能演员,尤以表演喜剧人物见长。他不仅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成功塑造了憨厚纯朴的牛郎,而且将《天仙配》中的土地、《女驸马》中的刘文举、《无事生非》中的护
-
华文漪
华文漪,女,昆曲表演艺术家,工闺门旦。1941年3月18日(农历辛巳年二月廿一日)生人。 华文漪从小喜欢戏曲,小学毕业就考上了“上海华东研究所昆曲演员训练班”,为上海市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生。在训练班她学习昆曲,从小受教于朱传茗等“传&rdquo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