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昆曲剧院将携新编力作来沪 上昆名家任艺术指导
5月28日到6月5日间,北方昆曲剧院新编力作《孔子之入卫铭》、靓丽版《牡丹亭》以及屡获佳绩的《红楼梦》,四出经典折子戏《林冲夜奔》《贞娥刺虎》《百花赠剑》《单刀赴会》将亮相上海大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如此大规模地赴沪演出十分罕见。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此次演出将由来
-
中国昆曲博物馆3月27日“昆剧星期专场”剧目预告
《游园惊梦》 剧情简介:丽娘在春香鼓动下,背著爹娘去后花园游赏春天的美景,只见园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美好的景色引起了她的春情。丽娘于园中小憩。睡梦中见一书生持柳枝请她题诗,牡丹亭畔,芍药栏前,紧靠湖山石边,杜丽娘与秀才柳梦梅两情缱綣,云缠雨绵。 杜丽娘刘
-
赏昆曲 品茶艺 小巷深处有雅集
一边品茗,一边赏析着苏州经典昆曲《牡丹亭》,来自浙江的茶友小黄觉得很过瘾。昨天,穿过桃花坞大街,在一座小巷中的传统式现代剧院苏州昆剧院里,和小黄一样的200多位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者、各界爱茶人士汇聚一堂,感受别样的游园惊梦、姑苏茶韵茶艺雅集。br/ 其实,苏州人本就
-
昆坛大家沈世华收徒
昨天上午,昆曲名家、著名闺门旦演员沈世华先生在湖广会馆举行收徒仪式,与此同时其回忆录《昆坛求艺六十年沈世华昆剧生涯》首发。戏曲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迟金声、杜近芳、孙毓敏等出席,见证了这场与众不同的仪式。 《昆坛求艺六十年沈世华昆剧生涯》一书,回顾了沈世华先
-
桃李满枝昆曲传承周而复始
浙昆《十五贯》60岁庆生盛宴余兴未散,近日昆曲界又迎喜事。3月14日,以中国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名字命名的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于古北市民中心成立,为昆曲传承与民间普及增添新的一笔。 75岁杜丽娘汤显祖的知音 昆大班出身的张洵澎已与昆曲结缘64载。1953年第一
-
海外昆曲社2016年3月昆曲公演
昆曲之美:2016年春季公演 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中国传统诗乐文化和表演艺术的精品。海外昆曲社将于3月20日与法拉盛图书馆联合举办「昆曲之美:2016年春季公演」。 本次演出由海外昆曲社驻社艺术家史洁华、吴德璋、闻复林
-
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成立
3月14日下午,上海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在上海古北市民中心成立,同时长宁虹桥街道的名家讲堂也正式开启了第一讲。 著名昆曲艺术家张洵澎和儿子芭蕾王子蔡一磊作为第一批受聘的艺术家亮相现
-
“昆曲王子”张军以古典方式说爱您!(免费抢票中)
昆曲,有着600年悠久的历史,虽世事变迁,几经兴衰,却以其引领中国集体审美200年的魅力,堪为中国文学及舞台艺术之最高典范,并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首演于2015年6月上海大剧院,集结了昆曲王
-
跟随昆曲人吴双,“回到”宋朝
吴双 作为上海交响乐团2016年演艺厅之打通听觉与视觉系列演出的首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昆曲表演艺术家吴双的双声慢歌宋昆曲人吴双词唱会将与观众见面,演出还力邀上交大提琴首席黄北星,以人声与大提琴对话的方式,重新诠释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碰词,在吴双和朋友们
-
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成立
昆曲虽然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但在各种记载中却找不到关于流派的记载,所以一直以来昆曲被认为是没有流派的剧种。张洵澎笑着说:在去年的第六届昆曲艺术节上,有学者提出来昆曲应该有流派。我们这个年龄也已经成熟到可以有流派了,我先打个冲锋吧。张洵澎的老同学、老搭档蔡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