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剧场昆曲《断肠辞》建组会顺利召开
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研究生创新剧目小剧场昆曲《断肠辞》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北方昆曲剧院联合出品,由我院研究生担任主创并协同本科生共同创作完成的,预计将于2015年11月底在中国戏曲学院小剧场与广大师生见面。
-
第二届名家传戏成果汇报演出
10月17日至18日昆剧节期间将举行4场第二届名家传戏成果汇报演出,集中展示第二届“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的成果。每场汇报演出由7到8出折子戏组成,4场汇演将集中演绎29出经典折子戏,精彩纷呈。
-
程子明
浙江省昆剧团“万字辈”青年演员。 2004年考入浙江昆剧团,工武生,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林为林。唱、作、念、打基本功扎实、腰腿功尤为过硬。其身手矫健,集“勇、猛、冲、稳”于一体、刚毅英俊的扮相擅长的演剧目:《界牌关》、《林冲夜奔》、《石秀探庄》、《试马
-
浅析昆曲头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人们最重视的则是对于头部的装饰,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首要,什么是最能吸引视线的中心。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近五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的服饰文化系统,并最终与中国传统礼仪和服饰文化融为一体。头饰作为服饰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建立
-
昆曲丑角:杨明玉
杨明玉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
-
不识丛老,怎知昆曲如许
除了对昆曲历史发展的专业讲解,丛兆桓老师还分享了欣赏昆剧的几个要素。爱文者赏其词,昆曲剧本之白与唱,都是绝妙好辞,能进古文课本,读之可陶冶性情,用之则心灵净化;爱乐者赏其音,曲牌古调、水磨唱法是明代后期之时尚,加笙管笛箫、琴瑟筝琶伴奏,使东方声乐蔚为
-
昆剧《西施》演绎生活化的新经典昆剧
《西施》是根据明代昆山人梁辰鱼的昆曲剧本《浣纱记》改编创作。《浣纱记》原作有45折,苏州昆曲博物馆中藏有该剧的36折文本,是目前可见的最完整的舞台演出本。此次新编昆剧《西施》,由北京剧协主席郭启宏出马担纲编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而苏
-
西岸艺术馆上演经典昆曲《玉簪记·琴挑》赏析
2015年8月18日,美丽的西岸艺术馆,迎来了国家二级演员、天津市昆曲艺术研究会会长齐林老师。齐老师工小生、文武兼备,善于刻画不同性格人物形象,这次与他的戏曲团队来到西岸,一起为广大市民演绎昆曲中的另外一部经典《玉簪记》——讲述宋代金兵南侵时候,少女陈娇莲
-
昆曲《玉簪记》近晚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昆曲《玉簪记》魏春荣 邵峥 白晓君 马宝旺 田信国 王怡。书生潘必正,寄居在其姑母所住的女贞观中,得遇道姑陈妙常,深为爱慕。一夕,闻听琴韵清幽,循声而往,乃妙常所弹。潘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虽亦有意,碍于戒律,故作嗔拒。
-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