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好好只身从温州来到上海学习昆曲,渴望成功
1986年我13岁,只身从温州来到上海学习昆曲。那时的我对大上海有种强烈的向往,这并不是一种物质生活层面的“上海梦”,而是这座城市向上的活力与进取精神吸引了我,我骨子里的个性是与上海的精神相通的。 我在台上专攻刀马旦,刀马旦娇蛮好胜的行当特质已融
-
解读昆曲鼻祖魏良辅(昆山腔的大宗师)之谜
在中国昆曲史上,他堪称谜一般的人物。 魏良辅,一个在民族传统声乐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开创了昆山腔的大宗师。关于他的地位,从中国昆曲博物馆竖立的两座大师纪念雕像不难看出,一座为汤显祖,另一座大师雕像就是他。然而,即便是被奉为曲圣,倚为鼻祖,身
-
虹桥青年文化讲坛第四讲“昆曲走向青年”举行
虹桥青年文化讲坛第四讲“昆曲走向青年”今天(13)晚上举行,虹桥街道昆腔京韵俱乐部正式成立。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和演员们亲临现场,给观众带来了《牡丹亭·游园》、《百花赠剑》和《挑滑车》等代表作。 演出中除了精彩的表演,还有形式多样的互动
-
6月20日,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带来的昆曲演唱会将有多名昆曲名家登场
时间:6月20日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看点:作为国家大剧院戏曲季的重要活动之一,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带来的昆曲演唱会将有多名昆曲名家登场,包括计镇华、刘异龙、张静娴、岳美缇等。曲目方面,除了《西厢记》、《玉簪记》、《牡丹亭》等经典传统剧目外,昆曲迷还会欣赏到
-
论河北梆子女伶的兴衰
河北梆子脱胎于山陕梆子,前人多称作秦腔。因为它在清同、光年盛行于直隶省,故又称直隶梆子。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后,人们仍习惯以秦腔称呼之,简称梆子。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天津代表团将其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此后,各地同行依此称之,约定俗
-
河北梆子的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的,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
-
叶锦添解读《红楼梦》造型:我拉了昆曲的皮
少年版宝黛钗的定妆照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通过新浪网最新曝光了第一批定妆照,该剧的美术指导叶锦添接受专访,谈了对于本剧服装设计的诠释。 新浪娱乐:你接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造型任务时,第一时间的想法是什么? 叶锦添:《红楼梦》是属于很多人
-
叶锦添新版昆曲《红楼梦》昆曲造型的概念,未能获得大众接受
尽管叶锦添详细解释了新版《红楼梦》昆曲造型的概念,但如此前卫的舞台剧造型还是未能获得大众接受。昨日,在国内某著名论坛上,“万人签名抵制叶锦添担任新版红楼梦的造型师!!”一日之内成为两千多人签名的热帖,“新版红楼梦”吧里,截至昨日
-
少年版薛宝钗定李沁,出自昆曲名门
《红楼梦》自2008年5月25日开机后,今日首度曝光成年版宝玉杨洋,少年版宝玉于小彤,少年班黛玉蒋梦婕,少年版宝钗李沁的造型照,除被媒体曝光过的于小彤外,其余角色均是首度公开,据剧组介绍,饰演少年版黛钗的蒋梦婕和李沁均是摄制组在全国艺术院校30万人中筛选出来的
-
上海昆剧团在温哥华卑诗大学Frederic Wood 剧院演出了中国传统昆曲折子戏,受到当地观
2008年6月16日,中国上海昆剧团一行6人应加拿大卑诗大学亚洲系邀请,在温哥华卑诗大学Frederic Wood 剧院演出了中国传统昆曲折子戏,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当晚,能容纳400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来自上海昆剧团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计镇华和刘异龙表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