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周后》把上海观众变成粤剧迷
佛山传媒集团联合报道组 记者吴岚岚报道:昨晚,佛山青年粤剧团经典粤剧《小周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受到了上海戏迷的热烈欢迎。 昨晚的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内座无虚席,广东人、上海人、外国人……学生、专家、退休老人……
-
广东粤剧《帝女花》 彩华扮女又扮男
前几天,非常有戏的练习室内又来了位中国香港选手李彩华,初赛时,她凭借越剧《梁祝》中的经典唱段成功晋级到了复赛。但复赛已是藏龙卧虎之地,所以她干脆挑了一段从小听到大的广东粤剧《帝女花》,并声称要一人分唱两角。 (李彩华:首先我觉得整首《帝女花》我都觉
-
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隆重推出的移植新编历史喜剧《兰梅记》,在中国大戏院上演
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隆重推出的移植新编历史喜剧《兰梅记》,昨天在中国大戏院上演。国家一级演员、红梅大奖获得者刘志欣在剧中分饰性格迥异的春兰和冬梅,向观众展示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力,受到津门戏迷的喜爱。
-
年入5000万堪比印钞机 最能赚的二人转
奔驰、宝马、悍马、丰田,一溜的名车每晚7时前总会聚集在一起,按先来后到排排队,这并非是哪家主人在摆阔,都是为了刘老根大舞台慕名而来。 看着衣衫笔挺的男男女女走进剧场,不由得让人联想起7年前门可罗雀的二人转剧场。没错,就在2001年前,提起二人转,很多有身份的人恐怕
-
英山黄梅戏唱进央视
3日,英山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黄梅戏《天职》,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 该剧由英山县国税局、文化局联合创作,生动地反映了税收征纳过程中“法、理、情”的激烈冲突。该剧2003年在武汉等地公演,获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11项大奖,并被确定为“五
-
越剧《字宝宝乐园系列丛书》——游中国·浙江篇
越剧是中国除京剧以外的第二大戏曲剧种,以“落地唱书”的形式起源于浙江省嵊(shèng)州一带。越剧博采京剧、昆曲、话剧等多种艺术精华,经过近百年的锤炼而逐步形成。越剧以“女子越剧”为主,辅以男女合演,声腔以板腔体以及不同的
-
戏迷网络喜相聚 浙江网络越剧爱好者台州过年
台州2月12日电(通讯员 江文辉 记者 洪卫 陈敢) 今天下午,由台州越剧爱好者成立的两个聊天QQ群里,网友们讨论相当热烈,大家都在议论着昨天在温岭横峰文化站里参加第7届网络戏迷聚会活动的事。一位网名叫“梦浪”的戏迷还把昨天拍的一些舞台照片发在群聊里,
-
《茶花女》唱上越剧舞台 舞美伴奏乐器糅入西方元素
浙江越剧团排演的新编越剧《茶花女》将于8月15日在杭州萧山上演。引起各界关注的是,这个由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著改编而成的越剧新作,从演员的服装到舞台的设计,甚至到伴奏的乐器,都将凸显西洋风格。西洋风格的越剧还是越剧吗?中西元素将如何结合在一起?浙江越剧团
-
昆剧名家蔡正仁
50年代他从苏州水乡来到上海,勤学苦练,在剧坛被誉为“小俞振飞”、“活唐明皇”;而今为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百年诞辰,他带病创排精品《桃花扇》,这就是——昆剧名家蔡正仁。 1941年7月出生的蔡正仁,吴江震泽人,系全国政协
-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昆曲
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它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昆曲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厚。由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