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元宵节之夜,勾起戏迷对陈三五娘爱情的回忆,该戏全本停演十几年后,曾团长说——
两年内或可见全本《陈三五娘》
“看那城里,满街皆是庶民仕女,熙熙攘攘;摊贩商贾,叫卖声喧。所到之处,遍见百姓杂耍,唱曲售艺,真是灯映灯,火照火,人看人,戏演戏。”这是《陈三五娘》描绘的古时闽南潮汕一带的元宵盛景,陈三与五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相遇,并留下千古传唱的爱情故事。
有热心读者称,若能在元宵节当晚,看一出完整的《陈三五娘》,既应景,又能感受传统文化艺术,岂不美哉?“《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最经典的剧目,《陈三五娘》之于梨园戏差不多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于越剧,不知为何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全本的《陈三五娘》了。”南京大学大三学生张薄荷说。
什么原因导致观众未能观赏到整出《陈三五娘》?记者找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副团长张纯吉和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梨园戏编导庄长江询问答案。
现状:十几年未演出全本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剧团基本不再演全本的《陈三五娘》,而是以折子戏形式示人。“一些重大外事演出任务,如去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演出时,才会演整出戏。”据介绍,最近一次演整出《陈三五娘》是在1997年剧团赴台湾演出。
“这样算来,《陈三五娘》全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演了。”庄长江说。
原因:没有合适的配搭演员
“真的很想看曾团长演的全本,哪怕对手戏演员弱一点,有总聊胜于无啊。”戏迷张薄荷在自己的博客这样写。
对于戏迷如此高的呼声,曾团长说:“这出戏家喻户晓,没有十二分把握,我们不敢怠慢啊。”《陈三五娘》是梨园戏的历史里程碑,人们对它的期待很高。“这么多年没有排演,我比谁都急、比谁都期待着能重新在舞台上演出,但没有最佳水平,我们不敢轻易搬上舞台。”
究其原因,曾团长和张副团长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剧团人员流失严重。张副团长说:“这些年,剧团很多人才走了,而2003年进来的这批由泉州艺校培养的人员表演功力还不够成熟。”
上个世纪后期,为了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团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董生与李氏》中,《陈三五娘》的重排也就这样被耽搁下来了。
其次是配搭演员存在问题。曾团长说,《陈三五娘》很考验演员功力,陈三、五娘、益春的表演功力对整出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年轻时我反串陈三,当时剧团里的男生处于变声期,不适合演陈三。那种情况下我只好上,个人认为陈三的舞台形象还是不尽如人意”。另外,2002年,饰演五娘的演员李红离开剧团,“剧团里没有可以配搭的演员”。虽然如今李红已回到剧团,“但我们都是50多岁的人,能否演出陈三和五娘的光彩、气质,实在没有把握”。
未来:争取两年内重排
“争取这两年能排出来吧。”曾团长说,剧团已经想了几个方案,比如选用年轻演员排出“青春版”《陈三五娘》,舞美设计上加以创新,把五娘家后院由布景的写实风格改成园林式舞台……
“今年的任务是把《高文举》整出戏排出来,《陈三五娘》我是恨不得马上能出来,尽快吧。”曾团长说。
曾经的辉煌:
一出《陈三五娘》
救活一个剧种
“《陈三五娘》是梨园戏的起家戏,也是梨园戏的看家戏!”庄长江说,20世纪50年代,《陈三五娘》参加各种比赛、会演取得了极大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救活了梨园戏这一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老剧种。
“新中国成立前,《陈三五娘》全本一直都在演出,但当时是精华与糟粕共存。”说起《陈三五娘》的辉煌时期,庄长江提到两个人:剧本改编者许书纪和原执行导演吴捷秋。1952年戏曲改革,剧本改编者保留精华,摒弃封建性糟粕,演出排练上把时间压缩到3个小时。“最早的《陈三五娘》全本共22出,完整演绎的话,需要三个日场三个夜场,一个日场1个半小时,一个夜场3小时,压缩后节奏更紧凑了。”
1954年10月,《陈三五娘》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简称“华东会演”)中,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热烈的演出反应,囊括了大会所有大奖: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导演奖、乐师奖、舞美奖,还有4位演员获一等奖,2位演员为奖状获得者。自此梨园戏进入全国优秀剧种之林,步入辉煌时期。1956年该戏被拍成彩色戏曲电影,又荣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在全国戏曲界赢得卓著声誉,一出《陈三五娘》救活一个剧种。
“文革”时,古装戏全部禁演。“四人帮”垮台后,《陈三五娘》恢复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每到一处场场爆满。“剧团在工人文化宫连演2个月,还经常加演日场。”庄长江说,当时剧团经常到各县区剧场演出,“还有人送花,这在当时算是很高的礼遇了。”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名家名剧荟萃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