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锋的恋母情结与美的耕耘
  看秦腔演员李小锋自编自导且“一赶三”演小生刘彦昌、老生刘彦昌、武生沉香的《劈山救母》,对结识很久的李小锋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他创意编排的《劈山救母》也有了新的认识。
2005年李小锋以不惑之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为实现其人生的理想夯实更深厚的基础。我在为研究生班讲课的过程中与他进一步接触,勤学、苦思、好动,是他给我的突出印象。平静的心海里总似涌动着一种焦渴的情思。在央视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的青睐与邀请下,他终于实现了深埋于心的一个夙愿,就是创演他一人以三个行当演两个人物的《劈山救母》。他饰演的刘彦昌由青年到中年,由书生到官员,由小生到老生,由风流潇洒到老成持重,由款款书卷气,为情忘身世,到世情催人老,无情却有情,不仅尽情展现了他对秦腔小生、老生两个不同行当、不同要求、不同规范的理解和不同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更清晰地展示了他对人物性格、感情脉络的发展,揭示了刘彦昌内心世界的隐秘、坦荡与艰难,将可嚼可品的人生况味与至尊至爱的耿耿情怀传输给观众。及至看他演刘彦昌之子沉香承父命、接神斧、战恶舅、劈山救母时,又不仅让我们看到他武生功底的娴熟、武生表演的刚劲和娃娃生的稚气,更给压抑了许久的观众一种情的解脱和美的愉悦。多么孝顺的沉香!多么一往无前的沉香!爱的力量不可阻挡!不论何方妖魔,抑或神仙,只要反人性,都将被爱娘的孩子斧剁刀劈!多么可爱的孩子!
小锋给观众以美的感情的满足,也满足了他自己感情的渴望,一种不能割舍的恋母情结促使他非要在沉香劈山的一刻得以开解。这是我后来才得知的。小锋幼时生活在临潼农村,父亲远在甘肃教书,一年回来两次,他和弟弟靠母亲务农拉扯大,从小艰辛倍尝却母爱在心。母亲辛劳一生,穷困一生,在他十三岁时撒手尘世。小锋说:我演《劈山救母》是为表达对生养我的母亲的感念,为表达对伟大母亲未能报答的忏悔。小锋对母亲的感情使我动容,更使我明白了他演的沉香为何能深深打动观众的原因,更道出了演员塑造人物必须有生活体验和真实情感的道理。小锋爱演《打柴劝弟》也是因母亲去世后,他对弟弟有一种痛惜疼爱的手足亲情和一种如父如母的责任。对弟弟的爱和对母亲的爱如出一辙,小锋为我上了一课。
小锋的前途无可限量。在人生和艺术的险峰前,他仍在手持利斧劈刺前进。《劈》剧给我们的启示,既有动人的情节,又有勇敢的创新——充满科学理念与感情因素的自主创新!既关注艺术也紧盯市场的自主创新!既符合国家需要也有利于自己的自主创新!爱母亲、爱观众、也爱身边每一个人的自主创新!
设若翻阅一下李小锋上研究生班之前笔耕的《美的断想》一书,还会加深对他和他《劈山救母》的认识:“正像一位前辈艺术家说的:一个好的戏曲演员,应具备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的基本素质。”“为了认识美,就不得不严格地从美学起步。”“而为了求知,就必要在心灵的历程上努力耕耘。”(齐致翔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教授 剧作家评论家)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