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和“白玉兰奖”,至今累计获奖者近千人次。在这些获奖者背后,则是几百部民族戏剧艺术精品剧目。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设立20周年,由上海文广演艺中心、SMG综艺部、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办,上海艺海剧院承办的“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奖艺术家精品系列展演”将于4月17日拉开帷幕。这是沪上首个跨年度展现民族戏剧艺术最高成就的系列展演活动,活动将每月推出一部“双奖精品”剧目。
毕春芳为青年演员加油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带着腿疾,冒雨赶到艺海剧院“双奖精品展演”发布会现场,并为弟子丁小娃领衔主演的越剧《新三笑》加油打气。
毕春芳说,她于1989年后,已经将舞台交给了青年演员,“今天来这里很开心,对于这个双奖展演活动,我不只为徒弟榜上有名开心,而且也为参与演出的各剧种开心。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获奖演员的演出,可以看到戏剧事业的繁荣。”丁小娃将携其制作的《新三笑》,于5月2日、3日登台系列演出。毕春芳说,青年演员获表演奖后,很想在舞台上有更多表现,“流派不能当一种摆设,放在那里固守着,而需要年轻人去发展。如果年轻人不起来,戏曲事业就要完蛋。”
据悉,《新三笑》原本由上海越剧院排演,因为演出紧张,难以马上开排,迫不及待的丁小娃在单位支持下,回到娘家乐清市越剧团排演。毕春芳说,她看到小娃的创作激情,愿意为徒弟当艺术顾问,“艺海这个舞台太好了,希望我的老戏迷能当宣传员,帮这个舞台多争取青年观众。”
艺海成为戏剧展示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珍贵地方剧种和优秀作品得以保存和传承,并涌现出新中国文艺特色的优秀作品。“梅花奖”和“白玉兰奖”评选,推动了民族戏剧的推陈出新。艺海剧院老总裘冠伦介绍,作为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展演基地,剧院长期来致力于推广民族戏剧精品,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已连续三年承办白玉兰奖获奖剧目展演。此次跨年度“双奖精品展演”为期一年,紧扣即将举行的第20届上海戏剧表演白玉兰奖颁奖,截至2010年3月推出12台精品剧目,包括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等10大剧种。
在剧目选择上,主办方亦颇费心思,既考虑本地观众欣赏趣味,也兼顾南北剧种平衡,让观众有机会欣赏到各剧种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以及获得良好口碑的新编大戏。据悉,4月17日率先登台的获奖剧目,将是计镇华、梁谷音、岳美缇、张军等豪华阵容领衔的《昆剧清唱专场》。此后,明星版《穆桂英》、轻喜剧《新三笑》两台越剧,将相继登台。
双奖精品取之不尽
“双奖精品展演”既是展现民族戏剧创作成果,也是民族艺术瑰宝向观众发出“邀请”,呼唤青年观众走进剧院,感受民族戏剧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两年评选一次的“梅花奖”,至今已经走过25个春秋,共评出涵盖47个剧种、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近600人次,其中28人“梅开二度”,尚长荣、茅威涛、宋国锋则“梅开三度”;每年一次的“白玉兰奖”评选,今天4月已经走过20周年的路程。据市剧协办公室主任王振华称,以平均每年20位获奖者计算,获奖者也已达到近400人次,“这是中国戏剧的一笔宝贵财富,应该在舞台上更好的展示。”裘冠伦表示,源源不断的获奖者和精品剧目,将是艺海剧院取之不竭的剧目源泉,“我们将计划一年年办做下去,把双奖精品展演办成剧院的品牌项目。”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越剧明星版《梁祝》再度赴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