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戏曲频道白燕升:代言梨园寂寞坚守

  “燕升是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戏曲主持人。”作家莫言的这句话不管夹杂多少客套恭维,但至少,对众多戏曲观众来说,白燕升确实是他们眼中无可取代的“梨园代言人”。温文尔雅中蕴含张力、书卷气中不乏激情的主持风格,使他在全国各地都拥有无数忠实的观众,而深厚的戏曲学养和人文关怀,也让他赢得戏曲名家的尊重。

 日前,带着最新出版的音像专辑《燕歌行》和自传《冷门里,有戏》,央视戏曲频道的当家主持白燕升来到上海。年过不惑的他本想给自己40年的人生结一次账,不想因为在书中提及了戏曲界梨园行的种种弊端,记录了自己多年来爱之深痛之切的思考,却给自己引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他坦言,最近接到的电话比任何时候都多。

 “我对我所从事的戏曲事业感到深深的失望,但这并不阻碍我对它由衷地热爱。”失望归失望,这些日子,白燕升依然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主持着各类戏曲节目,并推广着自己的新书新碟。“我所有的稿酬和所得都要捐给四川灾区,这也是我40岁时希望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

 如果不是从事了电视主持人,白燕升一定会是一个很出色的戏曲演员,或许,可能成为一代表演大家——这是很多人听了《燕歌行》之后的感受。在这个马兰配唱,黄新德、张火丁、吴琼、梁伟平等各剧种领军人物担任艺术顾问的专辑中,一共收录了白燕升的10首歌曲,以及京剧、黄梅戏、豫剧、淮剧、河北梆子等5个剧种的10个唱段。让所有人惊叹的,不仅是白燕升横跨各个剧种行当“文武昆乱不挡”的架势,更是他让很多专业演员望尘莫及的演唱水准。

  出生在燕赵大地的白燕升,从小听着河北梆子的慷慨悲歌长大,少年时即粉墨登台显露天赋,早早地就被梆子剧团相中。如果不是为了遵从父命读完了该读的书,白燕升今天或许已经是一个剧种的领军人物。20多年过去,从小喜欢戏曲的白燕升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地和它结缘。因为从骨子里的热爱,白燕升最终成为唯一坚守在戏曲主持的那一人。文艺评论家黄宗江甚至因此感慨:“如果多几个像燕升这样的人,戏曲就更多了希望。”

 在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去了县电视台,后终于调入央视,梦想着能主持当时最火的《正大综艺》,却在《东方时空》栏目组报到的第一天,“神奇”地去了最不火的戏曲栏目。十几年对戏曲的孤独坚守,本应风生水起的电视戏曲却犹如死水微澜……白燕升说:“这么多年,痛苦、挣扎、焦灼、绝望,自己都饱尝过。虽然经历了太多困惑与质疑,但戏曲最终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生活中的白燕升比屏幕上的“正经形象”远要轻松有趣,几句话就能让人笑到捧腹。作为《燕升访谈》的制片人和主持人,白燕升一年要面对至少100多位戏曲名家,但他表示,能给他精神共鸣者寥寥无几。

 去年开始,白燕升不再一人独撑十几个栏目,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燕升访谈》和《戏苑百家》。“我不能再为了面子而马不停蹄地主持若干栏目了,最繁忙的那些年,我常常在想,一年下来我究竟说了几句人话?”决定慢下来的白燕升因此写下了这本记录自己也记录戏曲界的自传。

 白燕升说:“戏曲的问题不能归结于任何人,根本的问题在于戏曲从业者,是我们的这个队伍有待提高,我甚至觉得,是我们自己,包括所有的戏迷和专家,在阻碍戏曲的发展。”

 被问及今后是不是打算“揭竿而起”,干脆做一个戏曲界的“斗士”,白燕升想了想笑说,“不会的,我的性格不可能,我是个很温良的人。”

 白燕升观点

 根本问题是队伍需要提高

 虽然白燕升觉得自己在书中说的很多问题平时经常和圈内人谈及,但一旦被媒体放大,很多戏曲界人士都接受不了,很多人说没想到会这么直接这么大胆,“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从业者太脆弱了。如果有一天,戏曲界的人敢于出来说,向我开炮,那么戏曲也就有希望了。”

 “多年来,我坚守梨园寂寞挣扎,是盼着有一天戏剧风云漫卷;只可惜,这个地方不需要风云人物,养些马就行。有那么多拍马屁股的人争先恐后,拍得尘土飞扬云山雾罩。”这是白燕升在自序中的感慨。和戏曲纠缠了大半辈子,白燕升越来越对这个事业感到痛心,“戏曲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但无论是演员还是戏曲从业者,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不要一味怨天尤人。”

 在白燕升看来,戏曲的根本问题是队伍需要提高,“我们都知道,演员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戏曲界就是一个重技艺轻文化的地方。如果在我们这些当红的青年戏曲演员里做个调查,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年里一本书都没读过。”他说,“戏曲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窝里斗,互相拆台,气人有,笑人无。有相当一些戏曲从业人员,包括一些‘角儿’都孤芳自赏,对于送上门来的好戏‘漠然视之’,对于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兄弟剧种也是不屑一顾,很狭隘很封闭,让人遗憾和痛心——画地为牢地闭门造车能出什么好戏?”

 戏曲只为戏迷=慢性自杀

 虽然对戏曲队伍失望,但在白燕升看来,戏曲在当代的边缘化也是历史使然,“唐诗衰败时,当时的人一定也经历过类似我们现在的心态。但是紧接着宋词崛起了,宋词的崛起并非唐诗简单的重复。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宋代喊叫振兴唐诗。”

 但即使如此,白燕升依然认为戏曲还是可以吸引年轻人,只是需要方式和方法,“让年轻人走近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否则,陈旧的舞台,暗淡的灯光,拖沓的节奏,程式的表演,很难赢得青睐。就像常年挂着中老年人服装的商店,很难让年轻人进入一样。 ”

 白燕升始终认为,戏曲节目只为戏迷服务是慢性自杀。但这个观点却让他备受争议。“我一直认为,凡是津津乐道于让内行看的文学艺术都将走向灭亡,凡是能让外行感兴趣的艺术门类一定翻身。现在光盯着专家、内行、戏迷、票友,仅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一种慢性的安乐死。”

 为此,白燕升这两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电视节目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他不再让演员讲述戏曲一招一式、一腔一调,而是努力把圈内人的自娱自乐变成大众乐于关注的真情故事。《燕升访谈》因此有时超越了单纯的戏曲视角,一度保持在央视访谈节目收视率前五名。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