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上阵秀“美” 荣昌街道好“火”

今年,荣昌县共有10条街道入选了海选重庆最美街道各大项的五十强。宽阔畅通的迎宾大道,优美休闲的滨河路,清幽的烟雨巷在记者3天的踏访过程中,荣昌的市民、网友都表现出比去年更大的热情。从7岁到70岁,不同年龄的街道达人走进大道小巷,将美丽街道作为舞台,表演折扇舞、缠丝拳、舞狮、变脸、健身球操等,这些才艺中还有当地的非遗文化。独具家乡特色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为街道呐喊助威。

滨河路

折扇舞为街道加油

18日早上6点钟,杨柳依依的滨河路上,一百多个鸟笼高挂空中,呈一字排开,鸟儿的清脆啼鸣拉开了滨河路的清晨。听说商报记者要来最美街道踩街,我们都来给滨河路加油,展现街道原汁原味的生活。72岁的王启明将自己的画眉挂在了路边的高杆上,他说,在滨河路挂鸟笼早已成了这里清晨的独特风景,平常每天都有30多个鸟笼,沿着绿色飘带般的滨河路挂开,而为了给街道加油,当天挂得更为讲究,捧场的鸟儿也比平时多了几倍。

滨河路两旁的柳树、小叶榕密得遮住了阳光,正在治理的池水河清澈了,钓鱼的、跑步的、练太极的市民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啪!随着整齐的折扇声,12名反串男角、穿着唐装的阿姨,将手中的折扇舞起,而其中几名舞者,还潇洒的握着烟斗、茶壶习舞,他们一身金色与红色相间的服装,在满街绿树的掩映下,如同是在画中舞蹈。“让我们为家乡的美丽街道加油。”一曲利落的舞蹈完毕,这些阿姨们齐声号召,引来市民情不自禁的掌声。这12位舞者都是荣昌老年大学的学荣昌的四宝就是猪、陶瓷、夏布、折扇,折扇表演可以体现我们荣昌的特色。”舞蹈的编排者汪维菊表示:“因为是反串,大家又都没有舞蹈基础,要跳出潇洒帅气,下了不少工夫。”为了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从最美街道海选时起,阿姨们就开始排练,如今翩翩舞姿,正是集训了一个多月的成果。

路孔古镇小巷

缠丝拳诉说古镇文化

18日下午,踩着悠悠的石阶,记者一行人踏入了路孔古镇小巷,这里多是青砖青瓦的民居,也有飞檐翘角的赵氏宗祠,还有弹痕依然的古寨城垛。镇上的居民们说,早在清朝年间,这里就形成了大荣寨,也就有了这条青石板铺就的老巷。

如今这条街上,还开着一家如同古装剧中的老医馆,一排排药储中,有200~300种中药材,68岁的老中医周定夺在此已经居住了数十年,每天当他熬中药时,整条小巷都会弥漫一股淡淡的药香味。

古镇上除了老城墙、叶儿耙、黄凉粉外,还有什么特色?还有缠丝拳,记者随机问了几名古镇居民,都得到同样的答复。据说路孔镇是缠丝拳的发源地,镇上有个叫程富国的民间拳师很厉害。在小巷十八梯处,记者见到了程老先生,他面容清癯,双目如电,穿着一身白色的武术服。说起缠丝拳,程老先生神采飞扬。他说此拳由宗师黄宜川在清嘉庆年间所创,上至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下至津门大侠霍元甲,都习练过缠丝拳。而自己16岁就开始学缠丝拳,有50多名徒弟,7岁的孙子也跟自己学拳。

64岁的程先生听说路孔古镇入围了最美小巷50强,也顿生兴致,带着孙子,现场给我们展示了一套精湛的缠丝拳。其贴身短打的招式跟咏春拳颇为相似。

烟雨巷

变脸烘托小巷韵味

离路孔古镇不远处,向来静谧的烟雨巷内,突然传出了铿锵有力的音乐声,这顿时引得居民前往。只见这个一米多宽的巷子内,一位身着黑色斗篷,脸上戴着一个脸谱的男子,随着音调变换,他的脸谱不断变着摸样。居民们这才明白过来,有人正在巷内表演变脸。五分钟内,九张不同的脸谱轮番变化,令大家大开眼界。肯定是来拍电视的。居民们见怪不怪似的议论着,原来,这条小巷内,曾有不少剧组来拍过街景,如《七彩马拉松》、新版《玉观音》等。

一番变脸完毕,这位名叫蒋中亮的黑衣男子道出了原由,今年32岁的他是一家川剧艺术团的演员,前年曾在烟雨巷表演过。近来,得知烟雨巷入选重庆最美街道50强后,他与当地镇政府联系后便赶来这里,想通过自己的表演为街道拉票。蒋中亮说,在这条古朴的巷子表演变脸这种传统艺术,比起在舞台上,更加自然轻松,返璞归真。

受蒋中亮的感染,围观居民们也纷纷活跃了起来,72岁的陈大爷踏上了小巷的一块大石板上,他猛跺了跺脚,顿时传来空落的回声,原来,石头下面藏着一口十二米深的古井。而沿着小巷望去,潺潺河水上,是一座明代时期修建的大荣桥,陈大爷介绍,古井、古桥都曾是保护小巷内居民们不受外界侵扰的最佳防护,现在则沉淀为小巷最美丽的秘密。

迎宾大道

舞刀彰显大道霸气

7月19日清晨7点,4000多米长、笔直宽敞的迎宾大道,俨然变成了一个天然的舞台。自行车道上,一群精神抖擞的市民换上红色古装服,在音乐伴奏下,舞起了手中的健身球,或齐向天空挥动,或绕周身旋转,灵活矫健的舞步在绿树掩映下,拉开了大道新的一天。这群60岁左右的市民来自老体协,曾是文工团的骨干,她们多次参加全国健身球操比赛,曾代表重庆获得二等奖的荣誉。队里的郭宗惠女士表示,作为迎宾大道的街道达人,我们希望能为街道吸引更多网友的关注

当生龙活虎的6只狮子上阵,不少路人也驻足观看。一群来自昌龙文武学校的孩子,2人一组,身披狮形服,扮成了红、白、金、黄等6色狮子。在锣鼓的伴奏下,6只狮子翻滚、跳跃,现场喝彩声不断。

虽然孩子们的表演占据了半侧大道,但在有序的组织下,六车道的大道上,车辆仍可畅快通过。这边狮子还未演罢,大道上的舞刀表演又掀起一阵掌声。20多个八九岁的孩子,手持大刀,在大道上跳跃挥舞。我觉得我们的迎宾大道最漂亮,很有武术的这种霸气。孩子们的老师杨秋琰告诉记者,听说是给迎宾大道拉票,孩子们不到6点就起来了。不少孩子表示,希望迎宾大道能入选,然后到主城来展现自己的功夫。

一路美景 一路传说

接下来,我们走过了整洁、遍布小叶榕的东升街;穿过安静的西南大学背街小巷,在这里找到一个几乎消失的老行当榨菜油;在火神庙小巷内,见识了安富镇令人折服的陶器民俗文化;也看过了宽3米,一路古朴建筑的广顺上街;还来到了濑溪河畔的昌州故里街,这条现代而气派的街道上,却拥有一排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将现代与传统之美无缝的结合起来。网友们推出的这十条街,一路上都是美丽街景,一路上都有动人传说。

本版稿件由记者 刘敏 王薇 采写

本版图片由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纵深

美丽街道藏着实惠

让市民充满归属感

三轮自行车司机陈向东今年42岁,他说,自己每天载着游客穿行大街小巷,很多游客常常感叹:你们这里完全是个大城市的建设风貌呀。每每至此,陈向东就会自豪地介绍街道建设,哪里的绿树最多,哪里的房屋变化最大甚至有时候不多收钱,也要多绕两个弯带游客们欣赏一下心目中的漂亮街景。

70岁的陈仲书老人每天傍晚都会来昌州故里街散步,他说,美丽的街道不仅仅是人们通行的道路,还可以演变成大家的公园、聚会地、休闲场所,在这条路修好前,他吃完饭后喜欢呆在家里看电视,现在则不自觉地要来这里散步半个小时。所以在他看来,街道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将街道当成大家共享的财富,市民才会积极的为这些街道报名投票,他们希望所热爱的街道也能得到认可。荣昌县市政园林管理局的唐鹏程局长介绍,去年荣昌县有两条街道入选了十大最美街道,此后,荣昌县更加注重城市建设,不断让辖区提档升级,在规划建设上更加注重细节,比如对大道绿化的要求,需达到让老百姓走到林荫道,就能感受到清凉与舒适。对街区则更加重视宜居、为市民们提供便捷生活环境等。这样一来,街道的美丽对于市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值得观赏的景色,更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这种美丽背后所带来的实惠,让市民对街道更加充满了归属感。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