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云老师

我是一位忠实的戏曲爱好者,对豫剧更是情有独钟。也是听着豫剧《朝阳沟》(电影版)长大的,前后看过不下两百多场次,更是为此学会了放映电影。现在有条件了就天天在网上观看。从六十年代的胶木唱片到后来的塑料唱片,直到现在的磁带、CD、DVD,听过和保存的超过一万张(盘)。从手摇唱机到现在的DVD播放机、数字电视,逐步升级,淘汰的唱机录放机也有二十多台了。唯一不变的是每天还要聆听豫剧之精品——《朝阳沟》(上山)、(下山)。每当听到魏云老师那穿透力极强,银铃般的嗓音时我都像是初听一样激动。她那声情并茂的演技,韵味十足的唱腔真正提现了豫剧的魅力,百听不厌!

    魏云老师手势动作在演唱中运用的并不很多,但在表演中显得那样功基扎实、深邃。每个动作都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如当银环唱到“白白供我上高中”一句时,她两手只是往前下方一摊,把银环妈那“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落差刻画得入木三分。又如唱“麦苗儿绿油油好像绒毡”一句时,她两手前后一展,形象的把一块块绿色的麦田呈现在观众面前,仿佛把观众也带进了绿色的世界。

    《朝阳沟》(人也留来地也留)更是魏云老师的巅峰之作。她那如泣如诉的演唱,让人听的浑身痛快过瘾,心里也留下一丝酸楚……第一句:”山水……“是对人物内心走、留无助的呐喊,把人物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下子揪住了观众(听众)的心。面对大自然的一段诉说更是字字生情、句句动人把剧中人物演活了。当唱到”强回头再看看栓保门口“这一段回忆如泣如诉让人历历在目。随着魏云老师真情实感的演绎,仿佛将我们带入当时现场,"上山”时的激情澎湃和“下山”时的无助失落,表演的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当唱到“千层山遮不住满面羞”时,那拖腔、用气刚柔并济的演唱,更是让人沉醉……

    魏云老师的演唱细腻婉转、吐字清晰、韵味浓郁与音乐配合流畅协调,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当唱到“社员们发奋图强,乘风破浪“时充分展现了她的唱功之深厚,唱到高音区时也没有丝毫力不从心之感,照样表演自如。艺术家就是艺术家,两度落泪牵动人心。唱”千层山“时,已是双眼含泪,每次看到这一段时都让我不禁为之动容。唱到”心问口“时第一次落泪,把人物刻画的昭然若揭栩栩如生,也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唱”人也留来地也留“第二次落泪,更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看过兰州豫剧团、乌鲁木齐豫剧团、山东菏泽豫剧团、河北邯郸豫剧团许多版本的《朝阳沟》,唯有魏云老师的演唱最还原本真,韵味最足,难以超越!

    时过境迁,但魏云老师那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厚的演绎功底,不仅是戏剧界的财富和骄傲,更是我们这些熟知魏云老师的戏迷们的精神寄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