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昨汇演 台上唱得美 台下听得爽

   慷慨激昂秦韵激荡,大师亲授情暖戏迷。昨晚,由华商报社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活动汇报演出隆重举行。八位秦腔名家和50余名戏迷一起献上了一台精彩绝伦的秦腔盛宴!

  “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戏迷和秦腔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唱,这在陕西戏曲研究院这一秦腔最高学府的舞台上还是第一次。在前期的海选中,雷开元、马友仙、白江波、张晓斌四位秦腔大师,与李小锋、李娟、胡林焕、邓卫锋四位青年秦腔名家向戏迷亲身传授演唱技巧。

  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和省政协主席马中平,省政协副主席千军昌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到“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彩排现场,观摩了李小锋和戏迷演唱《花亭相会》。活动新颖的模式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让传统艺术亲近老百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扬,非常有意义。

  丑角名家张晓斌担任汇报演出的导演与主持人。汇报演出由净角名家白江波、胡林焕带领学员演唱《瓦岗英雄》开唱,震撼全场。李娟带领“男旦”在内的学员演唱了《三击掌》;李小锋和学员演唱了《周仁回府》,重现导师授课时一句一句教的现场;马友仙带领学员演唱《十五贯》,又演唱了《洪湖赤卫队》选段,观众掌声不断,她又加演了《断桥》选段。在丑角学员表演张晓斌创作的小段《新看女》后,邓卫锋表演顶灯,精彩又惊险的秦腔绝活让观众屏住呼吸进而掌声雷动。最后登台亮相的雷开元带学员演唱《二堂舍子》,临上台最后一刻,他还在指导学员注意内心戏,声情并茂的演出令人动容。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常树华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作为西北地区秦腔的最高学府,担当着传承秦腔艺术的重任。此次戏曲研究院有八位秦腔名家积极热情地参与了这次活动,相信会让秦腔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这次参与活动的有很多青年人,对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来说,新鲜血液的加入会赋予秦腔新的生命力。”华商报社副总编辑杨君在致辞中说:“华商报推出这样形式独特的活动,就是以媒体的社会担当,来肩负起让艺术走进百姓生活的责任。”

  学员们的9个半小时

  12:30

  “师生”彩排真唱,绝不走过场

  昨天中午,华商报记者进入到省戏曲研究院大院时,剧场传出阵阵或高亢或婉转的唱腔。包括76岁高龄的雷开元在内的八位秦腔名家全部到场,和学员一起排练,都是真唱真演,绝不走过场,每每表演结束,都引发满堂掌声。

  学员王佩家住高陵,26岁的她说:“我的咬字发音都得到老师的指点,提高特别快!”

  18:30

  化妆后还要练一练动作

  距离会演还有一个多小时,华商报记者来到后台,学员已经在化妆备场了,在戏迷圈已经小有名气的张永平说:“化完妆我就闭目养神,再跟其他学员对下动作,争取做到整齐划一,这样就更完美了。”作为男旦,他说:“因为用真嗓难以把握秦腔,反倒是假声运用得很好,因此开始学习旦角。这次活动留下了几位名家的联络方式,希望还能得到专业点拨。”

  22:00

  观众的掌声和欢呼是最大鼓励

  58岁的学员程雪平结束丑角戏《新看女》演出后,在后台激动地告诉华商报记者:“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观众的掌声和欢呼是最大的鼓励。感谢华商报给我机会和大师同台!”

  以秦腔之名华商报再掀“秦腔热”

  “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是华商报与读者互动的“我和大师”系列之第四季。

  此系列已如浪涌潮起,挟文化之内涵,以互动之合力,一波波袭来,其声威影响,已愈来愈壮,并将经久不息。大师携手,读者相伴,共促文化陕西,同享文化成果,磨砺华商品牌。

  始而,“我和贾平凹一起写作文”,数千份来稿,经优中选优而刊登之、推介之,陕境内,无数中小学校一齐瞩望;继而,“我和钟明善一起写书法”,书法爱好者纷至沓来,共同体味中国书法线条间之魅力,反复习字、纠误,华商报组织集体办展,振奋一时;再而,“我和高建群一起写故事”,应者云集,中小学生各自开启最天马行空之想象,编故事、写梦想、赛文采,令人叹为观止。

  以往三次“文化潮”热浪未歇,此次“秦腔热”又洪波涌起,且因更契合秦人生活、更贴近秦人精神气质,而获得了更广泛、更热烈之反响。秦腔大师,无不从民间来,从千百场演出中来,从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一字一句之琢磨、练功中来。戏迷对大师及其名段,可谓耳熟能详,平日已暗自揣摩学唱不已。大师与戏迷虽似相去未遥,但如此零距离地一字一腔给予倾听、修改并使之升华之机会,则并不常有。戏迷经层层海选而登台亮相,并与大师“同秀”。华商报一如既往,心系民生,偿戏迷所愿,展大师所长,最终促成各方同台共唱、欣然多赢。

  此次“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后,相信余音绕梁不绝,而我们也将适时推出新的“我和大师”系列活动,使万千读者能参与其中、受益受惠。有大师携手,有读者相伴,让我们一起前行,遍赏沿路风光。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