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15年7月28日下午的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一号演播厅,来了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连晓东的解说下,一起感受了中国戏曲之美。
这些特殊的观众是来自2015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寻根之旅”夏令营的近200名孩子。他们生长在海外,其中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踏上过这方土地,而或许他们,聆听过父辈们哼唱的乡音,述说的乡情,对这片祖辈们父辈们生活过的神秘而亲切的故土早已神往。带着父辈们的希冀,他们漂洋过海踏上寻根之旅,来感受东方之美,圆炎黄子孙亲吻祖土的梦想。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黄河黄土地孕育出来的河南豫剧自然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名家教唱豫剧是此次“发现东方之美”的重头戏。而近距离接触感受豫剧,也是华裔青少年们了解中原文化、中华文化最直接的契机。
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咏叹调”的河南豫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滋养着中原大地的人们,并流传到了全国各地。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祥符调、苍凉悲壮、深沉浑厚的豫西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的沙河调以及粗犷豪迈、高亢激烈的豫东调与当地历史文化完美融合,极具特色。豫剧艺术家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流派。常、陈、崔、马、阎、桑六大旦角流派,精彩纷呈。唐派的须生、王派的小生,与之配合,相得益彰。豫剧之美,在于能够表达和宣泄人们的感情,将情感升华到骨子里,甚至灵魂的深处,让人禁不住一起哼唱和感叹,时常想起,时常回味。
在此次活动现场,唐派名家袁国营带来了唐派名剧《三哭殿》中”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的精彩唱段,其圆润峭拔、高亢明亮的一大段唱引得观众不断喝彩。名票边玉洁则带来了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中的“接印”一折,那高亢清脆的唱腔,加上跨马提刀的动作、大幅度的翻袖、搭袖、甩袖、抖袖功夫,俨然一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巾帼元帅了,唱得现场的小观众们也豪情满怀。古稀之年的常香玉大师的女儿常小玉表演了常派名剧《拷红》中的精彩选段”在绣楼我奉了小姐严命“,这段唱中带笑、活泼明快的演唱,活脱脱塑造了一个俏皮风趣的小红娘。还有戏曲小童星卜钦城、卜懿宣有模有样的表演,也受到大家的点赞。在场的华裔青少年们被艺术家及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纷纷上台跟着学习走台步,比划动作,一板一眼极其认真。
不敢说他们从今天起爱上了豫剧,但至少他们感受到了东方之美,近距离触摸到了中原文化的根魂所在,也许会懂得父辈们在异乡的心之所牵、梦之所系。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对于”祖国”这个词语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而对于土生土长于这片土地的孩子们,如今又有多少家长肯让他们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呢?我们的孩子追随着朗朗的脚步都想成为钢琴王子时,是否了解了我们的古典民族音乐那柔婉中吐露的坚韧酣畅之美?我们看到了拉丁的狂野、芭蕾的优雅,是否了解民族舞的灵动之美?当我们的荧屏被韩流洗刷的时候,是否知道乡村舞台上还有一批传统戏曲的坚守者?我们的孩子是否读过国学的精粹篇章、看过国粹名角们的粉墨登场、欣赏过泼墨山水的恣肆汪洋?我们这一代甚至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把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发扬下去,那么我们自己也将丢失了民族的根魂,何谈民族复兴之梦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豫剧名家进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