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演出来袭 戏曲一如既往唱主角

   正在进行的北京京剧院经典传统剧目展演是北京京剧院继“新编剧目展演”、“经典现代戏展演”后举办的第三个展演项目,京城已经有不少观众通过这两个系列展演开始接触京剧,并走近京剧。“传统剧目中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它是京剧演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屹立于舞台之上、久演不衰。23场演出,29出传统经典剧目,在2015年末上演,极富厚重感。”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说。

  这29出传统剧目中,既有以《八大锤》、《徐母骂曹》、《谢瑶环》、《淮河营》、《罗成》、《四进士》为代表的家国天下,也有以《西厢记》、《太真外传》、《玉堂春》、《秦香莲》、《游园惊梦》为代表的爱恨情仇。此外,今年恰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诞辰115周年以及张君秋诞辰95周年,北京京剧院为此举办纪念专场演出。四个流派的《白蛇传》接连上演,争奇斗艳;剧院头牌、中坚力量、青年领军、魅力新星纷纷登场,这不仅是对剧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亦是京剧艺术传承成果的展示。

  另一台展现传统京剧魅力的大戏是将于明年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演出的2016首届人民大会堂京剧名家名段新年演唱会。国家一级演员、梅派传人梅葆玖,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叶少兰、赵葆秀、康万生等老艺术家都将登台亮相,演绎拿手绝活。

  创新戏:用戏曲投射当代理解

  国家大剧院近期将有三台新派黄梅戏登场。“不少人对戏剧都有着刻板印象,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我们在创作研发时就想打破这种局面。我们探索的方法是,用现代艺术元素嵌入,如交响乐、电影手法等,让观众跟着情节走,看着过瘾、听得舒心。”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创作新剧、投射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理解的同时,传承黄梅戏的经典唱腔。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黄梅戏改革”。相对于京剧、昆曲等剧种,黄梅戏是年轻的,它自身又具有清新、自然、亲和、包容的特点,因此黄梅戏背负的包袱较少,创新相对容易。实际上,现在黄梅戏改革也走在各剧种之前。韩再芬认为,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时代在不断进步,黄梅戏也必须要跟上时代。

  此次即将登台的 《徽州女人》、《徽州往事》是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最新推出的原创剧。作为剧院的院长,韩再芬不仅仅是这部剧的创意者和领衔主演,还是整个剧团的“饭碗”和“推广大使”。只要观众能走进剧院,就一定会喜欢上黄梅戏。此前,剧团曾在广州免费为大学生加演一场,收获了不少大学生戏迷。目前,国内知名黄梅戏剧院团不少,但能够树立自己品牌,有明显品牌烙印的精品并不多,韩再芬希望自己的坚守和创新能让“再芬黄梅”成为有号召力的品牌。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