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15年,南北两地的音乐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转向了古老的昆曲:在北京,2015年5月2日晚,新跨界音乐品牌“新乐府”首次公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珍品的昆曲、评弹被赋予了新的演出形式,完成了一场世界音乐的跨界;在广州,中国新纪元音乐的代表性作曲家邓伟标在出版二十多张原创专辑后,用了三年的时间与著名青年昆曲艺术家顾卫英女士合作,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心血结晶——在新音乐包装下的“牡丹亭”之《绝色倾城》。一时间,古老的昆曲开始进入都市年轻一代的耳中,以一种“满血复活”的潮流之势,在网络、唱片界、音乐厅、Live House、手机音乐播放客户端婉转幽美浅吟轻唱而出,收获了各种惊喜的眼神和被震撼的心灵。
“我不懂昆曲”,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第一感觉,可是,懂与不懂,在音乐家眼里实在不是一个聆听的困境:你只是需要去听、去感悟、去想象、去思考,你就会懂!
当我一口气听完这张唱片,有一种眩晕般的快感:一种心灵自由的精神冲击,美到极致的唱词、古代音乐、现代音乐、东方音乐、西方音乐这五位一体的完美融合。
顾卫英是被称为“扮相端庄秀丽、气质雍容华贵、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优雅规范,善于刻画不同阶层和不同类型的古典女性形象”的优秀昆曲艺术家。在这张唱片中她更是与新纪元音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在古今跨语境的氛围中自由来往,令人惊叹。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这张唱片的每一首唱词里面,我都感受到了直接来自文字的震撼:“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眸,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牡丹亭·好姐姐》)文字的极品,歌词的鼻祖,足以让我们今天的歌词作家掩面哭泣;而顾卫英的演唱,更是为这些极致的唱词增添另一种梦幻般的美:悠扬婉转、行云流水,神秘而绮丽、古老而青春。
现代人心理疾病之多,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聆听这张新纪元音乐和昆曲结合的唱片,能感受到极大的治愈效用。你静静地聆听那些古老的语词,那些陌生的发音与行腔咏叹,那些用钢琴、二胡、古筝、吉他、中国大鼓、曲笛等乐器组合而成的乐曲,加上瀑布般的弦乐组和电子合成音效所产生的宇宙音场,有光的温暖与指引作用,让你的灵魂找到栖息的家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人的个性解放与对心灵自由的追寻。而邓伟标先生与顾卫英女士的新世纪音乐版《牡丹亭》更多洋溢着一种文化的美,心灵自由与幸福的美,思绪翻飞中打通了古今界限,与花花草草一起歌唱,成为歌唱的精灵:“偶然间人似缱,在梅树边。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牡丹亭·寻梦》)这种境界,岂是你听普通的流行音乐可以达到的?
不如来唱一首古老的歌,历经四百年沧海桑田的古老的歌。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