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近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黎琳率南宁市人大十三届七次会议第1号议案组到横县开展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情况调研,了解横县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横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黄冬丽,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覃丽芬陪同调研。
当天,议案组首先来到校椅镇临江村了解临江壮歌剧的相关情况。在临江村的文体活动中心,议案组观看了临江壮歌剧团的表演,富有特色的壮剧文化以及演员们诙谐、贴近乡村生活的表演得到了议案组的肯定。随后议案组还查看了临江壮歌剧团的创作剧本等资料,全面了解横县临江壮歌剧的发展历史。临江壮歌剧又称临江戏,是横县校椅镇及其周边广大壮族地区壮族历史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缩影、主流和代表,自二十世纪初正式始演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演出剧目内容来源于壮族乡村生活,其临江壮歌剧剧团团长李建伟,根据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创编了200多个壮歌剧目,唱遍了横县、宾阳、贵港等临县的壮族地区,深受群众欢迎。
实地调研结束后,在横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汇报会。汇报会上,黄冬丽向议案组汇报了横县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情况。黄冬丽说,近年来,横县对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成立机构,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戏曲演出、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加强戏曲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横县还联合南宁市戏剧院、南宁艺术剧院等艺术演出单位挖掘、重新打造横县重要的戏曲,先后推出大型古装粤剧《海棠亭》、大型壮族歌舞剧《百鸟衣》等优秀作品,在全国范围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横县将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培养农村民间戏曲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促进民间戏曲的良性发展。
黎琳充分肯定了横县戏曲传承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说,横县有着很好的历史文化积淀,剧种多,横县要用好文化积淀,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推动优秀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广大群众对优秀传统戏曲的认识;要加大对戏曲的关注力度,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加强戏曲人才培养,使民族优秀地方戏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据悉,目前横县的地方戏曲主要有粤剧、壮歌剧、采茶戏和师公戏四个剧种,地方戏演出剧团有25个,其中,采茶戏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校椅临江壮歌剧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每个剧团演员约15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横州、校椅、石塘、云表、六景、平朗、百合等乡镇。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让戏曲有良好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