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从3月15日起,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第二期评剧培训班,邀请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陈胜利、高闯以及琴师张建军来到巴黎,向法国学员们教授唱、念、做、打等评剧基本功和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的演奏。经过近一个月的密集训练后,学员们在14日晚献上了结业表演——经典评剧曲目《花为媒》《刘巧儿》选段。
身着戏服的学员们走上台来,一颦一笑、一俯一仰间颇具中国戏曲人物神态,脚步的踩点、表情的拿捏、水袖的舞动以及唱腔念白也都十分贴近角色特点。一些学员的念白清脆,唱腔优美,尤其是《花为媒》选段中,李月娥和张五可见面时互相打量的场景最为精彩。两位年轻学员在舞台上“你来我往”、争奇斗艳,将“情敌”初见面时互不相让的气氛演绎得淋漓尽致,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陈胜利告诉本报记者,法国学员们的表演十分流畅,效果超出预期,这与他们的刻苦勤奋不无关系。据悉,本次培训班的近30名学员来自法国各行各业,最长者已年近古稀,且一半以上不懂中文,对评剧更是知之甚少。陈胜利表示,尽管评剧以普通话为基础,唱词浅显,相对易学,但是对于外国学员而言,短短一个月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实属不易。
针对语言和技法上的障碍,三位指导老师因材施教,对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员进行朗读训练,对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则更加强调动作、眼神等细节表演。除了课上认真学习,很多学员课后都会主动看录像、记台词,反复练习气息控制、吐字发音。“学员对训练的执着和热情令人感动,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戏剧的吸引力。”陈胜利感慨地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平台,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法国朋友喜爱上中国文化。”
“终于找到了感觉,表演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出于对中国戏曲的喜爱,法国姑娘兰婷已是第二次报名参加评剧培训班。她在演出中扮演了刘巧儿和李月娥两个主要角色。身姿轻盈、体态优雅的她将少女形象演绎得十分生动。为了适应大段台词,兰婷私下里做了很多功课,甚至坐公交车时也戴着耳机默默练习台词。她表示,尽管此次表演难度很大,但却是有趣的挑战和不错的学习经历,在老师们身上找到了家人的感觉。“中国戏曲如此有魅力,如果有机会,我希望继续演下去。”
据悉,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是首先创办评剧培训班项目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创了推广中国文化的新模式。去年10月,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推出第一期评剧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陈胜利表示,这一项目的成功主要源于法国人对评剧的喜爱。从2014年起,陈胜利就带队来巴黎开展评剧表演,2016年评剧电影《花为媒》曾登陆法国,并赢得了法国观众的喜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表示,今后将在评剧班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种类的戏曲班,让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走进法国人的生活。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