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农民:唱着越剧富起来

 嵊州地处浙东,是越剧的发源地。这里的人们外出演戏、走唱民间富有传统。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他们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形成了富有越剧之乡特色的文化产业,致富当地农民。因此,人们编了两句顺口留:三中全会春风吹,唱着越剧富起来。

嵊州有120余个民营剧团,从业人员超4300人,年平均演出6000场上下,演出收入超5800万元。同时,民营剧团的演出拉动了当地戏剧服装、演员培训、演出中介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总收入达8000多万元。2005年6月28日,中央领导李长春、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刘云山、陈至立等分别对嵊州民营剧团产业化建设典型作了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7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作了专题报道。

嵊州民营剧团产业、起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起的半农半艺的区社剧团;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称民间职业剧团;繁荣于21世纪初,逐渐形成文化演出产业,称民营剧团。纵观其发展历史,她与改革开放携手同行,是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兴产业。

嵊州民营剧团根植民间,情系百姓,走唱于农村山乡、边缘海岛,使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她所具有的多样办团形式、丰富的演出人员资源、灵活的运作机制、繁多的上演剧目、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尤其是自愿组团、自主经营、自备服装、自带伙食、自实分配的“五自”组团方式,使投资者和演员们自觉确立了“演出才能出效益”的观念,许多团年平均演出都在500场以上,最多的达600场,几乎每天坚持演出。

嵊州民营剧团在产业化建设进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一是给予灵活的政策,包括税收返还、评比奖励、演员职称评聘、与专业剧团一视同仁、设立文广新局民营剧团管理办公室等;二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扩大民营剧团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三是注重服务与培训,积极推介民营剧团、组建演出公司、开拓演出市场,充分发挥越剧之乡优势,每年暑期开展民营剧团培训活动,在抓好市越剧艺校人才培训的同时,鼓励乡镇文化站开办越剧班培育越剧新人,为民营剧团补充新鲜血液。

当前,嵊州民营剧团紧紧抓住“百年越剧”这一契机,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机遇,积极发挥集群品牌和运作机制优势,正在朝着集约化方向迈进。

  (本站编辑:欢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