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
谁敢对七亿元的“鬼城”负责?
关于“挺鬼”和“打鬼”的报道一时间成为争论焦点。有人说,拿鬼说事,不仅欺骗自己,还会助长封建迷信,污染社会环境。也有人说,打造一个鬼主题公园,并不是什么浪费之举,而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举动。我们向来缺乏的就是这种创意。 近日,&ldquo
-
-
戏曲文化的微传播时代
中国戏曲文化史绵延千年,至今仍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原因固然可说是精神的力量,但有一点客观基础不可忽视:承接戏曲文化的载体,始终都存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一直有演变。中国戏曲文化,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来就是依靠剧本、档案、戏楼、庙台、唱
-
在“梅”边,阿根廷不再哭泣!
在“梅”边落花似雪,在柳边风吹悬念。12年的轮回,12年的书剑恩仇,里克尔梅和梅西昨天没有让“鸟巢”再次响起阿根廷男足兵败的哭泣声,阿根廷一球击败了宿敌尼日利亚队,报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的一箭之仇。 在这场风花雪月般的复仇战中,阿根廷
-
-
-
李渔”态”之戏曲美学内涵论析
李渔的戏曲美学在中国古典戏曲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闲情偶寄》中首次提出”态”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古典戏曲的表演美学。本文从态的特点、如何实现场上之态,以及态的美学意义等方面,对李渔态的戏曲美学内涵作了论析。
-
-
戏曲研究清代《红楼梦》戏的特征
乾隆十九年(1754)《红楼梦》前八十回刊行,乾隆五十六年(1791)一百二十回本刊行,乾隆五十七年(1792)仲振奎便创作了《葬花》(《红楼梦传奇》的一部分)。这是红楼戏创作的最初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