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派"艺术青春永在——忆袁世海老师
袁世海与裘盛戎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京剧花脸艺术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袁派"与"裘派"是当代最具影响的两个最主要的花脸艺术流派。"袁派"的形成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已为戏曲界同仁及观众所公认。
-
恭王府往事
2000年3月18日,谷牧再一次到了恭王府。那时候他已经是90多岁高龄了。老人站在府邸大门口,一字一顿地对两边的陪同人员说:“这个工作不完成,我没法向总理交代” 和着管弦丝竹,珠翠头面精光四射,粉面酡红的百花公主婉转唱着“莫将老梅来折损,待他乘月泄春光&rdq
-
程砚秋生命中的三个重要人物
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1904年1月1日生于北京,上个世纪20年代,就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被称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代表作有《红拂传》、《窦娥冤》、《文姬归汉》、《荒山泪》、《碧玉簪》、《梅妃》、《青霜剑》等。
-
《贵妃醉酒》的源和流
《贵妃醉酒》描写杨玉环受唐明皇宠幸,偶而见疏,在百花亭独饮,沉醉自怨,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拿手杰作。至于来源,其说不一,无法确考。我认为可能是源于清初传奇《长生殿》。
-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身后事 周总理亲自安排葬礼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身后事 周总理亲自安排葬礼, 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8岁学戏时,他并不是天才,只是非常勤奋刻苦。他10岁登台,17岁成名,每年演出300天。
-
戏曲人生依依不舍 庄国乾
戏曲人生依依不舍 庄国乾,在平阳戏曲界颇有声望的老艺人庄国乾提议,希望他将“满腹戏曲”形成文字,作为乡土文化丛书的一个华彩之章。当时,庄国乾很开心,他对儿子庄家勉说,要在明年农历二月十七,80岁大寿时,将书送给学生和子孙。如今,材料已经整理完毕,他却先一步离
-
戏曲艺术在当代的思考
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地位非同小可,中国戏曲的振兴又紧密牵连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在第八次文化会期间,魏明伦、王仁杰、罗怀臻三位戏曲创作的领军人物、三位南方才子聚集北京,他们就中国戏曲所面临的种种话题,京华论剑,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探讨。
-
戏曲吸引年轻人情感相通是关键
戏曲吸引年轻人情感相通是关键,昨晚,北京京剧院创作的小剧场京剧《玉簪记》和上海昆剧团创作的昆曲《一片桃花红》同时在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大学公演。同为古老剧种面向年轻观众的一次创作,同为青春爱情的主题,甚至连花旦、小生、老旦、老生的行当设置都很相似
-
传承戏曲须先领略戏曲之美
早在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政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第一次为传承发展某个艺术门类发文,可见戏曲传承发展已上升到了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人们不禁要问,在影视艺术异军突起,文学影响仍然巨大,书画作品价值攀升的中国
-
百戏盛典描绘中国戏曲蓝图
持续40天之久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落下帷幕。据悉,全国最新普查在册的348个戏曲剧种将在3年内陆续亮相昆山的百戏盛典,这对促进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敢为天下先,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戏曲艺术诞生千百年来,以其独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