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小梅花”也有真功夫
《梨园春》“梅花绽放迎奥运”本周播出第四期 连续3期的“梅花绽放迎奥运”,让众多戏迷过足了戏瘾,经久不衰的精彩段落在“梅花奖”演员们的演绎中让观众如醉如痴。上周日结束的《梨园春》中则是“小梅花”演员们的舞
-
青年编剧成长空间为零 中国戏曲的明天在哪里?
前不久中国戏曲学院召开的“2008全国戏曲编剧高峰论坛”上,魏明伦、郑怀兴、周长赋、陈亚先、罗怀臻、姜朝皋、李莉等18位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第一次集体走上中国戏曲学院的讲台,就当代戏曲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戏曲作家在当代文艺建设中面临的挑战、戏曲创作及人生
-
-
北方昆弋在民间
明朝初年,诞生于江南的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弋阳腔传至北方,常常两个剧种联合演出,被称为昆弋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雅之音沦落了,昆曲的传承岌岌可危,然而,昆弋的戏班和票会,在河北农村还保持着一点点踪迹。正是为了追寻这点珍贵的痕迹,我们来到了霸州王庄子乡。
-
-
-
高亢炽烈寄风魂——关于绍剧的记忆
吴山越水,棹歌旖旎;柳风荷月,柔音靡靡。总以为在纤秀清丽的江南,熔铸着一方风情的戏剧,也脱不了一脉莺转鹂啼的品性,如水样婉约的越剧、缎般优雅的昆曲、雨番湿润的滩簧。殊不知,温山软水里却有一个异数,立铁骨血气贲张,扬肝胆魂魄铮铮。此何哉也,乃倾人间
-
-
-
中国戏剧起源新论(下)兼论贵州戏剧的起源
四是牛图腾。《路史后记四》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又名神农。《天中记》卷二十二引《帝系谱》言:”神农牛首。”炎帝氏族以牛为图腾,他的后裔蚩尤部落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