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艺术人才是有价资本,对任何一个剧团,或者一个剧种来说,不仅是生产要素,也是生产力。剧团是艺术生产的载体,而艺术生产——剧目的排演,则需要编、导、演、音、舞美等一批各方面的人才。海南经济报记者调查显示,琼剧人才的严重流失和人才培养不续,是导致琼剧衰落和困扰琼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艺术人才严重匮乏
目前,培养琼剧演艺人才的学校在海南只有一间,且以培养演员、演奏员为主。不仅各部门人才缺乏接力捧,即使是演员,近两届基本上没有其他行当的人才能真正独当一面。
如今没人愿意为传承地方戏曲而投入和奉献,因此生源数量少;另外,各市县的专业琼剧团80%政府不再拨款,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因民营剧团出高价“收买”主演,一些人才纷纷转向民营剧团演出,索取高报酬。更何况,在专业剧团演出,难免有人要“评头品足”,会“挑毛病”,一旦到了民营剧团,自然也就有了鹤立鸡群的“风范”,反倒赢得一片赞扬声了。因此,琼剧院最近两三年已有6位骨干(1位一级演员,3位二级演员,2位三级演员)跑到民营剧团了。
艺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不仅严重地制约着琼剧本体艺术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琼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专业剧团演出场次的增加。
据调查统计,近几年全省琼剧团体的年演出场次约在5000场左右,专业剧团的演出场次约450场,仅占9%左右。然而,在1980年至1982年这三年中,琼剧专业团体的年演出场次则在4500-5000场之间。
专职导演、作曲人员断层
海南省地方戏曲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编剧邢纪元告诉海南经济报记者,人才是琼剧的有价资本,然而,当前琼剧人才的现状,却是青黄不接,这无不令人担忧。就琼剧现在的在岗人员看,在职编剧一人(中级)、舞美设计一人(正高)、作曲一人(中级)、导演岗空缺。琼剧主创队伍如此现状,力量如此薄弱,如何能担当得起发展的重任?演员队伍中,目前虽说生行、旦行、末(须生)行当尚能勉力支撑,但丑行、净行这两个行当的人才则已是相当薄弱或者说基本空缺。
琼剧队伍中在岗的享受国家特贴待遇的有6人(其中3人已脱离专业队伍),一级职称的有2人、二级职称26人,约占琼剧专业人员的4%;人才知识学历偏低。获大专学历(包括短期学习而结业)的人员不足20人。编剧、导演、作曲、研究人员均为“半路出家”,基本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或培训。
琼剧需要人才振兴
邢纪元指出,琼剧艺术人才应以自行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培养人才,要以多方式、多渠道的形式,如剧团与学校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请进来”与“派出去”结合等形式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已断层、已呈弱势及向来空缺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全面性,并突出代表性、尖子性,培养的人才其知识要丰富、全面,同时要培养本剧种各专业的尖子人才。在引进人才这一问题上,在于为琼剧工作,而为琼剧工作就应了解、掌握本剧种的传统、风格、审美定位和与其它兄弟剧种相比照而存在的自我属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