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昆剧推广 让更多“黑发人”喜爱京剧
前些年,上海的京剧观众人数远多于昆剧,但这些年,由于向青年推广的力度加大,昆剧观众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尤其是喜欢昆剧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现在京剧传统戏演出时,“白头发”观众仍占绝大多数,补充进剧场的新鲜观众力量相对较少。京剧能否借鉴昆剧的推广模式,让更多的“黑头发”喜爱京剧?有关专家认为值得一试。 昆剧进校园成效显著 昨天,上海京昆艺术普及教育联谊会在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成立。这一联谊会是由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下属的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天蟾逸夫舞台与一些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21家单位组成的联谊机构。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京昆艺术在青少年的普及工作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戏曲活化石”美誉的昆曲,全上海的观众一度只有2000名左右,而且大多是垂垂老者。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八年如一日,坚持走进学校举办“昆剧走进青年”晚会,坚持送戏进校园,让一批又一批在校生爱上了昆剧。很多上海高校成立了昆曲学生社团,上昆的专业演员经常登门辅导,有些学生已经能上台演上一折昆曲了。今年年初,上海昆剧团演出昆剧《牡丹亭》时,剧场里破天荒地出现了加座现象;6月,全本昆剧《长生殿》首轮连演20场,观众逾1.2万人次,收获票房70万元,这在前些年是难以想象的。《长生殿》演出时,剧场里的年轻观众占半数以上,这与上海昆剧团多年坚持在校园进行昆剧普及教育是分不开的。 京剧要培养年轻观众 前些年,上海的京剧观众人数远多于昆剧,但这些年,昆剧观众渐有后来居上之势。京剧传统戏演出时,“白头发”观众占绝大多数,补充进剧场的新鲜观众力量相对较少。今年3月成立的上海京昆艺术中心,综合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在普及推广教育中的经验和渠道优势,成立专门的普及推广部,以期培养更多喜爱京昆艺术的青少年。上海京昆艺术普及教育联谊会成立后,将对学校的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教学生学唱京剧、学做京韵操等。上海京昆中心也将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普及教育。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认为:“京昆艺术要发展,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专业从业者,更需要培养年轻的观众队伍。这样,京昆艺术才能有生命力。”上海京昆艺术普及教育联谊会会长、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总裁孙重亮说:“京昆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向青少年普及京昆艺术,将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薪火相传。”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