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曲艺专家刘金堂:青岛不是文化沙漠(图)

 


 

“总能听到有人说青岛是‘文化沙漠’,我很奇怪也不同意这种说法,《绿洲》就是要把为青岛文艺界做过贡献的人展示一下,说说青岛文化的成就。”今天,青岛市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将召开,记者获悉,在今晚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上,81岁的曲艺专业作家刘金堂(左图)老人特别创作的相声《绿洲》,将由朱琦和孙浩首次联手演绎。有“七十抖出《花衣裳》,八十开好《同学会》”的先例,刘金堂的新作备受期待。

青岛不是“文化沙漠”

 说起创作《绿洲》的初衷,刘金堂老人笑了笑说,“有人说青岛是‘文化沙漠’,我当然不同意,但我也不是要辩论或者反驳什么,在我看来,青岛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曾有那么多文化名人在青岛活动过,这对一个新兴城市来讲非常难得,更何况,青岛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比如崂山民歌、码头工人谣、吕剧、柳腔、茂腔等等,还有,青岛美术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占了‘半壁江山’,代路的戏那是全国有名,尤凤伟的小说,纪宇的诗,就是一个好像不太起眼的龚鲁阳,文华奖上一边演话剧,一边演吕剧,双双获奖,堪称是个‘奇迹’。”刘金堂说,这首《绿洲》就是把事实说一下,把青岛文化多少年来的成绩用曲艺的形式摆一摆,赞美一下,“我想表达的是,青岛的文化人不要不认识、不相信自己,青岛是片文化‘绿洲’,文人要相‘亲’。”#p#分页标题#e#

 生命不息艺术不止

 作为我市的专业曲艺作家,刘金堂60年来写了500多篇作品,编导了20多台专题节目,获奖无数,去年80岁高龄,还写出了山东琴书《同学会》这样的精品,该作品2010年10月参加全国《红叶风彩》的演出,晚会是中国老龄委组织的,领导人先后三次在大会上表扬了《同学会》主题好,艺术完美,闫肃看了后说:“从全国13个省市选拔的15种节目中,《同学会》是思想性、艺术性最好的节目”。该作品最终获得第六届曲艺牡丹奖提名奖。而在1995年的第二届曲艺牡丹奖上,刘金堂创作的《花衣裳》获得了牡丹奖,由此,刘金堂也有了“七十抖出《花衣裳》,八十开好《同学会》”的艺术写照。在获悉第七次文代会将召开的消息后,刘金堂老先生就专为文代会创作了相声《绿洲》。现在,刘金堂每天坚持晨练,打太极棍、练书法、搞创作,他说,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