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一袭蓝袍,摇着扇子,踱着方步,黑宋江满脸愁容地走上舞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地道的麒派唱腔,听得观众如痴如醉。昨天晚上,“麒韵高扬 庆祝小麟童舞台生活七十周年专场”在长安大戏院上演,京剧名家小麟童携弟子领衔主演《宋江杀惜》、《走麦城》等经典折子戏,让北京观众大饱耳福。小麟童原名杨建忠,曾是一名梨园“神童”。他于1939年出生在湖南的京剧世家,自幼跟随母亲孟少芳学戏。三岁登台演出,先后师承刘奎童、周信芳等麒派京剧大师,先后走红京沪两地,曾被称为“麒派最佳传人”。1986年他定居辽宁鞍山,1992年荣获“梅兰芳金奖”。但是自2002年退休之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都精神点儿啊!”演出开始前,小麟童与弟子们还在紧张的排练着。“眼睛再瞪大点儿,你们演的可是穆桂英,那是大将军,要扮出威风劲儿!”说着,小麟童手持马鞭,带领三位小演员绕场走起台步来。这三名小演员,最大的11岁,最小的刚刚年满6岁,都是小麟童艺术学校的学生,跟着师傅把一出《探谷》唱得有板有眼。
“名角儿可得从娃娃培养起!”看着几位小弟子,小麟童满怀期望地说。他回忆说,当年刚开始办学的时候招不到学生,他只好亲手写了100多份小广告,贴满了家附近的电线杆子。终于等来了第一个孩子,却是抱着减肥的目的来的。“我一看他适合扮演鲁智深、张飞,就教他唱大花脸。”扎扎实实地练了三个月后,这个弟子不仅瘦了3斤多,还拿下了当年辽宁省“三九杯”戏曲大赛金奖。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小麟童的艺术学校才打响了招牌。在昨晚的演出中,年仅6岁的多多在《华容道》中扮演关羽,一个亮相引得台下观众啧啧赞叹:“这么小的孩子,扮相真不错,将来肯定是名角儿。”回到后台,当被问到师傅平时严不严时,多多调皮地说:“不严,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小麟童笑着说:“不像我们当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我只好哄着教。”说着,小麟童问多多:“孩子,咱们俩比比踢腿,我一次能踢200下,你能吗?”于是,不服输的多多便和师傅练起踢腿功来。
就这么日积月累地哄着、教着,小麟童带着孩子们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几年下来,学生们获奖30余项,其中全国奖项就有13个,2008年至2010年,他的三名学生先后摘得全国少儿戏曲大赛“小梅花”金奖,目前经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九人考取了中央戏曲学院、北京戏曲学院、沈阳戏曲学校等专业院校。北京戏曲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甚至开玩笑说:“只要是鞍山的生源,一打听保准是小麟童的弟子。”“孩子们平时训练也很辛苦,但是不辛苦都成不了角儿。”演出结束后,小麟童搂着小演员们怜爱地说,“我们的京剧艺术需要人来传下去啊,我和孩子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 经典服饰的灵感来源
下一篇:需给力沈阳相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