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戏为伍 动荡岁月

1948年初的一天晚上,上海市川沙县横沙区戏院里正在上演婺剧《祭塔》。舞台上,面容清秀的“白素贞”和英俊才子“许梦皎”依依话别;看台下,看客不时拭泪。殊不知,扮演白素贞的正是时任川沙县横沙区区长的徐乃武,许梦皎的扮演者则是他的同事林震。

抗日战争刚刚赶走了侵略者,内战硝烟再起。时局动荡,解放战争期间,徐乃武多次辞去民国政府职位回乡种田,却又多次被国民政府召回,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供职。1944年,徐乃武在云和县政府任科员,认识了同在这里供职的林震。两人一见如故,尤其是对戏曲的痴迷程度不相上下。林震对婺剧颇有造诣,唱、演、琴、锣、鼓,无所不通。经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的徐乃武和林震无心关注时局,常常以演戏为乐。林震回忆道:“我向他初学婺剧,初次登台,即获成功。以后又教我唱‘苏三起解’,‘贺后驾殿’等剧。1949年我调任秘书,他升任为民政科长。川沙解放,原县府人员,俱受遣返。惟我二人,一同到松江地委学习,后一同遣返。俩人可谓祸福相倚、患难与共……”

1949年秋,徐乃武回到西坑老家,再度成为耕田种地的普通农民。同村村民刘开丹知道徐乃武在戏曲上功夫了得,于是于农历1951年年末邀徐乃武同去永嘉演木偶戏。刘开丹说,正月农闲,是温州各地乡民看戏打发时间的好时机,可以趁机赚点积蓄养家糊口。农历1952年正月初一晚,徐乃武辞别亲人,踏上了演木偶戏糊口的道路。由于徐乃武精通昆剧、婺剧以及瓯剧,同时乐器样样拿手,他在戏班里演出的三个月期间,戏班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徐乃武多次被批斗,被迫回乡务农,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返曲艺事业。

 上世纪60年代初,受生计所迫,徐乃武曾带着二儿子徐志明辞别家人走上外流之路。回忆起这段经历,徐乃武说:“我是一介文弱书生,不惑之年才参加劳动。流浪在外,到处都说我不像个干力气活的,所以很难找到工作。有一次在一个农场工作,冰天雪地里要下泥深逾膝的烂淤田里翻土,冻得我全身战栗,但我也只能忍受。在外三个多月,坐汽车、火车,跑遍江西省七个县,历程一千余里,钱用尽了,粮票吃光了,无奈典卖衣服,好在路上巧遇一名老同事,借了些钱,终于找到了伐木场的工作。之后砍过毛竹,造过公路。1964年春,我又干起了放松香的行当,那年冬天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1948年初的一天晚上,上海市川沙县横沙区戏院里正在上演婺剧《祭塔》。舞台上,面容清秀的“白素贞”和英俊才子“许梦皎”依依话别;看台下,看客不时拭泪。殊不知,扮演白素贞的正是时任川沙县横沙区区长的徐乃武,许梦皎的扮演者则是他的同事林震。

 抗日战争刚刚赶走了侵略者,内战硝烟再起。时局动荡,解放战争期间,徐乃武多次辞去民国政府职位回乡种田,却又多次被国民政府召回,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供职。1944年,徐乃武在云和县政府任科员,认识了同在这里供职的林震。两人一见如故,尤其是对戏曲的痴迷程度不相上下。林震对婺剧颇有造诣,唱、演、琴、锣、鼓,无所不通。经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的徐乃武和林震无心关注时局,常常以演戏为乐。林震回忆道:“我向他初学婺剧,初次登台,即获成功。以后又教我唱‘苏三起解’,‘贺后驾殿’等剧。1949年我调任秘书,他升任为民政科长。川沙解放,原县府人员,俱受遣返。惟我二人,一同到松江地委学习,后一同遣返。俩人可谓祸福相倚、患难与共……”

 1949年秋,徐乃武回到西坑老家,再度成为耕田种地的普通农民。同村村民刘开丹知道徐乃武在戏曲上功夫了得,于是于农历1951年年末邀徐乃武同去永嘉演木偶戏。刘开丹说,正月农闲,是温州各地乡民看戏打发时间的好时机,可以趁机赚点积蓄养家糊口。农历1952年正月初一晚,徐乃武辞别亲人,踏上了演木偶戏糊口的道路。由于徐乃武精通昆剧、婺剧以及瓯剧,同时乐器样样拿手,他在戏班里演出的三个月期间,戏班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徐乃武多次被批斗,被迫回乡务农,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返曲艺事业。

 上世纪60年代初,受生计所迫,徐乃武曾带着二儿子徐志明辞别家人走上外流之路。回忆起这段经历,徐乃武说:“我是一介文弱书生,不惑之年才参加劳动。流浪在外,到处都说我不像个干力气活的,所以很难找到工作。有一次在一个农场工作,冰天雪地里要下泥深逾膝的烂淤田里翻土,冻得我全身战栗,但我也只能忍受。在外三个多月,坐汽车、火车,跑遍江西省七个县,历程一千余里,钱用尽了,粮票吃光了,无奈典卖衣服,好在路上巧遇一名老同事,借了些钱,终于找到了伐木场的工作。之后砍过毛竹,造过公路。1964年春,我又干起了放松香的行当,那年冬天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1948年初的一天晚上,上海市川沙县横沙区戏院里正在上演婺剧《祭塔》。舞台上,面容清秀的“白素贞”和英俊才子“许梦皎”依依话别;看台下,看客不时拭泪。殊不知,扮演白素贞的正是时任川沙县横沙区区长的徐乃武,许梦皎的扮演者则是他的同事林震。

抗日战争刚刚赶走了侵略者,内战硝烟再起。时局动荡,解放战争期间,徐乃武多次辞去民国政府职位回乡种田,却又多次被国民政府召回,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供职。1944年,徐乃武在云和县政府任科员,认识了同在这里供职的林震。两人一见如故,尤其是对戏曲的痴迷程度不相上下。林震对婺剧颇有造诣,唱、演、琴、锣、鼓,无所不通。经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的徐乃武和林震无心关注时局,常常以演戏为乐。林震回忆道:“我向他初学婺剧,初次登台,即获成功。以后又教我唱‘苏三起解’,‘贺后驾殿’等剧。1949年我调任秘书,他升任为民政科长。川沙解放,原县府人员,俱受遣返。惟我二人,一同到松江地委学习,后一同遣返。俩人可谓祸福相倚、患难与共……”

 1949年秋,徐乃武回到西坑老家,再度成为耕田种地的普通农民。同村村民刘开丹知道徐乃武在戏曲上功夫了得,于是于农历1951年年末邀徐乃武同去永嘉演木偶戏。刘开丹说,正月农闲,是温州各地乡民看戏打发时间的好时机,可以趁机赚点积蓄养家糊口。农历1952年正月初一晚,徐乃武辞别亲人,踏上了演木偶戏糊口的道路。由于徐乃武精通昆剧、婺剧以及瓯剧,同时乐器样样拿手,他在戏班里演出的三个月期间,戏班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徐乃武多次被批斗,被迫回乡务农,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返曲艺事业。

 上世纪60年代初,受生计所迫,徐乃武曾带着二儿子徐志明辞别家人走上外流之路。回忆起这段经历,徐乃武说:“我是一介文弱书生,不惑之年才参加劳动。流浪在外,到处都说我不像个干力气活的,所以很难找到工作。有一次在一个农场工作,冰天雪地里要下泥深逾膝的烂淤田里翻土,冻得我全身战栗,但我也只能忍受。在外三个多月,坐汽车、火车,跑遍江西省七个县,历程一千余里,钱用尽了,粮票吃光了,无奈典卖衣服,好在路上巧遇一名老同事,借了些钱,终于找到了伐木场的工作。之后砍过毛竹,造过公路。1964年春,我又干起了放松香的行当,那年冬天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1948年初的一天晚上,上海市川沙县横沙区戏院里正在上演婺剧《祭塔》。舞台上,面容清秀的“白素贞”和英俊才子“许梦皎”依依话别;看台下,看客不时拭泪。殊不知,扮演白素贞的正是时任川沙县横沙区区长的徐乃武,许梦皎的扮演者则是他的同事林震。

 抗日战争刚刚赶走了侵略者,内战硝烟再起。时局动荡,解放战争期间,徐乃武多次辞去民国政府职位回乡种田,却又多次被国民政府召回,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供职。1944年,徐乃武在云和县政府任科员,认识了同在这里供职的林震。两人一见如故,尤其是对戏曲的痴迷程度不相上下。林震对婺剧颇有造诣,唱、演、琴、锣、鼓,无所不通。经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的徐乃武和林震无心关注时局,常常以演戏为乐。林震回忆道:“我向他初学婺剧,初次登台,即获成功。以后又教我唱‘苏三起解’,‘贺后驾殿’等剧。1949年我调任秘书,他升任为民政科长。川沙解放,原县府人员,俱受遣返。惟我二人,一同到松江地委学习,后一同遣返。俩人可谓祸福相倚、患难与共。 1949年秋,徐乃武回到西坑老家,再度成为耕田种地的普通农民。同村村民刘开丹知道徐乃武在戏曲上功夫了得,于是于农历1951年年末邀徐乃武同去永嘉演木偶戏。刘开丹说,正月农闲,是温州各地乡民看戏打发时间的好时机,可以趁机赚点积蓄养家糊口。农历1952年正月初一晚,徐乃武辞别亲人,踏上了演木偶戏糊口的道路。由于徐乃武精通昆剧、婺剧以及瓯剧,同时乐器样样拿手,他在戏班里演出的三个月期间,戏班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徐乃武多次被批斗,被迫回乡务农,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返曲艺事业。

 上世纪60年代初,受生计所迫,徐乃武曾带着二儿子徐志明辞别家人走上外流之路。回忆起这段经历,徐乃武说:“我是一介文弱书生,不惑之年才参加劳动。流浪在外,到处都说我不像个干力气活的,所以很难找到工作。有一次在一个农场工作,冰天雪地里要下泥深逾膝的烂淤田里翻土,冻得我全身战栗,但我也只能忍受。在外三个多月,坐汽车、火车,跑遍江西省七个县,历程一千余里,钱用尽了,粮票吃光了,无奈典卖衣服,好在路上巧遇一名老同事,借了些钱,终于找到了伐木场的工作。之后砍过毛竹,造过公路。1964年春,我又干起了放松香的行当,那年冬天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