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6月10日,南充市川剧团演员胡瑜斌首夺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天一大早,南充市民都收到了报喜的手机短信,胡瑜斌立刻成为焦点人物。胡瑜斌的这朵梅花,不仅标志着四川省“梅花”增至27朵,而且更是填补了川剧生角行夺梅的空白。
翻开胡瑜斌的履历,你会发现这位来自二级城市剧团的演员,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33年。197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南充市川剧团,从此与川剧结下不解之缘。1979年,川剧“一代名丑”陈全波在南充组织小丑培训班,胡瑜斌有机会跟在后面学习。看到这个小伙子很勤奋,陈全波也开始给胡瑜斌进行特殊辅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胡瑜斌登台演出经典川剧折子戏《南阳关》《战长沙》,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1982年,胡瑜斌随团去重庆演出《杨家将》。胡瑜斌扮演的红脸王英死后被人抬下去,谁知抬他的演员一失手,胡瑜斌的头重重地跌在舞台上。胡瑜斌说那个时候头脑空白,只知道自己应该是个“死人”。这一摔,让胡瑜斌摔出了名气。2009年,胡瑜斌携川剧《斩经堂》《授禅台》和川北灯戏《赶隍会》赴杭州首次冲“梅”。由于剧目选择失误,胡瑜斌与梅花奖失之交臂。
时隔两年,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成都举行。胡瑜斌再度出击,精选了《装盒盘宫》《八件衣》和《卖画拍门》三出最能体现川剧表演艺术精髓的经典折子戏角逐“梅花奖”。
6月10日,胡瑜斌33年的艺术积淀,终于光彩绽放。“梅花奖的舞台基本被小生小旦占据。川剧这么多年,获梅花奖的生角男演员偏偏没有老生。这次我演出三出折子戏,有小生有正生有老生。之所以说填补川剧生角的空白,是因为《卖画拍门》是目前川剧唯一一个夺‘梅’的老生戏。”胡瑜斌说。
33年的努力终于摘得人生第一朵“梅花”,不过,胡瑜斌并没有太多时间分享这份难得的喜悦。胡瑜斌告诉记者,南充市川剧团和川北灯戏剧团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川剧和川北灯戏都是国家级非遗,‘川北河’流派是省级非遗。我们团肩负着三项非遗的传承任务。”
在胡瑜斌看来,“出新剧、出精品、出高徒”是川剧应该坚持的方向。近几年来,南充市川剧团每年都会排新的剧目,以适应不同类别的观众需要。“去年,我们移植越剧剧本,编排了川剧《花江月》,很受大家欢迎。只有在发展中,川剧才能得到永生。”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寻找川剧流光溢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