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如果突然听到一个新疆人唱豫剧,还唱得很好,你一定会特别吃惊吧?这也是上周日晚,《梨园春》2011年戏迷擂台赛第二季走进新疆第一场结束后,大多数戏迷观众看到哈萨克族的毛力提汗演唱《朝阳沟》的感受。节目播出后,东方今报记者带着众多观众的好奇对毛力提汗进行了电话采访。
【意外一幕】 毛力提汗唱响《朝阳沟》
走出演播厅,走进万亩葡萄园,这场以哈密木卡姆表演开场的戏迷擂台赛,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当电视机前的观众正欣赏着远在新疆的老乡唱响家乡调,享受着别具特色的气氛时,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我为大家演唱一段"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如果不看屏幕只听声音,你一定会认为,说话这人十有八九是河南大汉。而事实上,他竟是一位哈萨克族的中年人。这腔调这气势,把主持人和评委都吓了一跳。“你豫剧唱得中不中啊?”“应该中吧。”接下来这一问一答,更是让人捧腹。而笑罢,到了检验真功夫的时候,毛力提汗还的确没让观众失望。一段《朝阳沟》选段唱得有板有眼,颇像那么回事。
评委朱超伦赞道:“少数民族的风格和豫剧结合,别有一番风味。”戏迷网友也感叹:“其实在新疆的老乡和戏曲结缘,更多的是源于对家乡的那份情,而哈萨克族朋友能唱出地道的《朝阳沟》,是真的中!”
【话说渊源】 童年就常听兵团的人唱戏
明明是哈萨克族的毛力提汗,与河南有什么渊源?作为一个哈萨克族人,为什么他的河南话如此地道,而且连豫剧都唱得如此够味?这一切说来话长。
1968年,毛力提汗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农7师团场。在内地支边的队伍里,有好多河南青年,而他们就是毛力提汗口中的“军垦第一代”。“和我一起长大的当然是军垦第二代。”毛力提汗告诉记者,自己会说汉语,会说河南话,除了因为居住在兵团,周围多是河南人,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外,自己的父亲更是启蒙老师。
会说汉语在新疆的少数民族中不是稀罕事,但会唱豫剧就稀罕了。说起自己与豫剧的渊源,毛力提汗陷入了快乐的童年回忆。“兵团的职工们平时要种地,在田间地头,来自河南的老军垦人总会哼唱豫剧或曲剧。当时有个连队的技术员,唱得真叫一个好啊。”毛力提汗说,自己和这些职工的孩子一起玩耍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听他们的父辈唱戏。
“要是有和豫剧有关的露天电影,我总是一早去排队。还有一些河南的戏班有时也会来表演,《朝阳沟》、《卷席筒》……都是那时候接触到的。”说到兴起处,不惑之年的毛力提汗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孩童之时的调皮事,“我曾经偷偷溜到后台,拿演员们的假胡子戴起来玩,还喜欢他们的道具,刀枪棍棒我都曾拿起来耍弄。”
【大开眼界】
打擂让他重新认识了豫剧
如果说,是儿时在兵团成长的经历,给了毛力提汗最初的豫剧好感的话,那么真正令他认真学习豫剧,还是由艺术类专业毕业,进入奎屯市文工团后。毛力提汗说,自己刚进团时,有个姓曹的音响师有一次在和他聊天时提起了豫剧,一下子让他回想起小时候的事儿了。“他买碟让我听,还鼓励我参加票友大赛。”毛力提汗开心地告诉记者,“那次大赛我得了第二名。”
而这次参加节目,更是让他对豫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要不是这次参加《梨园春》,见到这么多艺术家和老师,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以前会的只是皮毛。”毛力提汗说,以前自己就爱看《梨园春》,听说节目组来新疆了,他就专程坐火车赶到哈密。他反复念叨,这次来打擂给他的触动太大了:“郭达、小香玉、朱超伦等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指点。真是大开眼界啊,我可以说是重新认识了豫剧。”
谈起之后将要参加的半决赛,他十分期待:“我还从没去过河南,朋友们,咱们河南见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