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文广局、市旅游局、中共潼南县委、潼南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重庆潼南红色故里红高粱节”将于8月20日上午在潼南县崇龛镇白沙村举行开幕式,正式开启重庆·潼南红色故里红高粱节的大幕。依托百万朵葵花和90万株红高粱代表90万潼南人民向党的90周年献礼!
今年的重庆·潼南红色故里红高粱节突出“红色”主题,彰显“红色”文化,宣传“火红”潼南。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又新增加了五百亩葵花,镶嵌在上万亩的红高粱四周,点缀其间,好似为火红的高粱地镶上了一道金边。金灿灿的向日葵、红橙橙的高粱穗、新落成36米高的陈抟塑像、太极古建筑风貌连成一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幻、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山水田园画。本届红高粱节将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的运行模式,策划安排了参与面广、互动性更强的各项活动,让广大游客参与其中,共同分享潼南红高粱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带来的红火愉悦生活。
本次红高粱节将相继举办“三赛”和“五活动”,共同组成红高粱节的活动内容。“三赛”:“高粱红”杯铁人三项赛、“高粱红”杯川渝越野车挑战赛、“金秋红高粱百万葵花向太阳”摄影赛。
“高粱红”杯铁人三项赛。火红的八月,收获的金秋。在潼南崇龛上万亩红高粱核心景区红高粱穗挂满杆头的同时,也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运动健儿们,他们将尽情施展魅力,释放运动的激情,先后将竞技400米游泳、自行车10公里、跑步3公里,总距离13.4公里的铁人三项比赛活动。热爱运动、喜欢竞技的你8月28日在这里相信会有意外的收获。
“高粱红”杯川渝越野车挑战赛。自2010年我县举办第一届“高粱红杯”越野车挑战赛以来,一直深受越野车迷的赞誉和推崇,今年红高粱节“高粱红”杯川渝越野车挑战赛即将震撼登场,车友们可尽情享受自驾游的无限乐趣,感受赛车激情快感,在赛场内一展驾驶技能。拼速度、秀车技,享受比赛乐趣,体验赛车激情。众车迷和车友们绝不容错过。
“金秋红高粱 百万葵花向太阳”摄影赛。金色与红色的搭配,历来显得华贵高雅,充满节日祥和热闹的景象。今年新增加的向日葵镶嵌在红高粱四周显得更加艳丽动人、惹人眼球,在视觉上给人以高贵富足的感觉。再美妙的风光、再动人的画面也少不了摄影爱好者们的镜头交汇、情景再现。本届红高粱节不光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秀美的景观聚焦,县组委会还将通过举办摄影赛,对活动期间产生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奖励。
“五活动”:1000名骑友穿越红土地、越野车车技表演体验活动、走进新潼南·牵手红土地1000人派对活动、“潼南绿”蔬菜派送活动、邀请知名酒业冠名及其系列活动。
1000名骑友穿越红土地。低碳、绿色、安全的县内外1000名自行车骑友、驴友车队8月19日晚将聚集在崇龛镇组织狂欢活动,和骑友们一起辣舞一番,感受辣舞带来的热情火焰,渡过一个激情燃烧的不眠之夜。20日千名骑友着装整齐、喷涌而出,一起驶向红土地,队伍庞大、壮观,越过红橙橙的高粱地,拂过一排排的高粱穗,如海上长岛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远方,极目片刻,襟怀也随之开阔博大。
车技表演、赛车体验活动。本次红高粱节在崇龛主会场及体育公园赛车场还将掀起一轮由轮胎啸叫、马达轰鸣和观众欢呼构成的竞技热潮,这就是即将在8月27日—28日举行的车技表演和赛车体验活动,活动将主要设置特技表演、加速竞赛以及赛车试驾体验,让有兴趣的朋友亲身体验驾驭赛车所带来的刺激与快乐。同时现场还将有西部专业车手的狂野特技表演,将令此次活动更具观赏性与娱乐性。
“潼南绿”蔬菜派送活动。潼南是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拥有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蔬菜110万吨,产值达15亿元。目前有47个“潼南绿”蔬菜已经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重庆蔬菜的保供基地,中国西部地区的“寿光”。开幕式当天,嘉宾们不仅可以观赏万亩红高粱自然景观,每人还可领到由县红高粱节组委会配送的一份“潼南绿”蔬菜大礼包。
红色影片和川剧演出活动。潼南是革命烈士杨闇公,伟人杨尚昆的故乡,杨闇公烈士陵园已列为重庆“红岩”红色旅游重要线路之一。潼南成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全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每年红色游到潼南的游客达数十万人。唱红歌提振“精气神”。广大游客在畅游红高粱景区,感受先烈伟人红色足迹,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后,从8月19日至29日可分别在崇龛镇白沙村、崇龛镇街道广场、县奋进广场、体育馆、凉风垭广场、双江镇杨闇公纪念馆广场现场观看60场红色电影和川剧《杨闇公》的演出活动,再一次在我县掀起红色革命浪潮。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漫瀚风”包头民族音乐会上聆听
下一篇:四川“小梅花”夏日遇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