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的舞蹈作品《凤悲鸣》能获得全国舞蹈大赛比赛金奖,可说与成都市近年大力促进文艺创作、发展文艺演出是分不开的。昨日,晚报记者专访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他向记者分享了我市近年来在文艺事业发展发面取得的硕果。
成都造剧目叫响全国
音乐剧《金沙》演出1700余场,魔幻杂技剧《神话金沙》演出1600余场,抗震救灾话剧《情满玉树》演出近50场……这些“成都造”的经典剧目,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创造着新的演出纪录。朱树喜说,近年来,在春晚、奥运会、世博会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中,成都的演员或节目频频亮相,一批“成都造”剧目开始叫响全国。“川剧《欲海狂潮》复排以来获奖无数,此后的《红梅记》《燕燕》《马前泼水》均在戏剧界引起较大反响。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大型抗震救灾话剧《坚守》在2008年感动全国。两年后,青海有关领导专程赶赴成都,力邀《坚守》主创和成都艺术剧院以玉树大地震为背景创作剧目。2010年10月,《情满玉树》在西宁成功首演,此后到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评价,目前该剧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演出,今年年底更将启动新一轮巡演。”
让艺术回归观众与市场
成都造”文艺作品名声越来越响,市文化局更找到一种将文艺与商业完美结合的运作模式,令文艺作品能快速被市场接受。目前,一台全新的旅游剧目《传奇变脸秀》正在锦江剧场火热演出。该剧以川剧元素为主体,融合杂技、舞蹈、魔术,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时尚艺术手段展示成都风土人情,开演以来受到观众热捧。“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为投资主体,领导为基本观众,得奖为根本目的,仓库为最终归宿’的陈旧模式。坚持创作精品剧目的同时,也让艺术逐渐回归观众与市场。”《变脸秀》主创、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爰飞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
近年来,成都演出市场一片火红,成都俨然已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演艺第三城。朱树喜介绍,“《金沙》至2005年4月首演以来长演不衰。2008年底,《神话金沙》登陆上海,一年后又抢滩北京,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驻场演出至今达1600余场,是除‘刘老根大舞台’外,目前在首都常年驻演的唯一既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又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舞台作品。”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冷戏获新生 绝唱几十年
下一篇:《蜀红》今日亮相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