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9月16日下午,凉风习习,第五届全省小戏小品大赛在省徽京剧院“梨园剧社”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专业或业余团队的28个团队参加了此次比赛。本次比赛由省文联主办,省剧协和省徽京剧院联合承办。全省小戏小品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五届,10年来,我省通过这一舞台,成长出一批戏剧新星,并在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
贴近时代 讲述百姓生活
由铜陵市艺术剧院带来的小品《母女情》取材于真实事件,两位演员将一对母女历经波折后再次获得真情的过程演绎得十分真切,让观众感动不已,更为母女的相聚、相知而欣慰。
戏剧小品、小戏是戏剧舞台艺术的“短兵器”,有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如火如荼,非常受群众欢迎。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剧协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把抓小品小戏作为剧协工作的一项品牌活动,主动出击,拓宽工作层面,寻求合作伙伴,上下联动,打造“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推动我省小戏小品创作,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优秀小戏小品节目,获得丰硕成绩。
品种丰富 凸显非遗魅力
本次比赛中,由阜南县嗨剧团带来的嗨子戏《特别新娘》,讲述的是一位新娘破除陈规陋习、最终凭着自己的真情打动人心、获得幸福的故事。台上,几位演员边唱边演,他们高亢的声音、传神的表演为观众们带来了视听享受。一位来自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张同学说,虽然以前听说过嗨子戏,却是第一次现场看这个戏,“声音激扬,听起来太过瘾了。 ”
我省有不少戏剧品种都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黄梅戏、徽剧、泗州戏等等,而这些项剧种也成为本次比赛的主力剧。大赛汇集全省近两年新创作的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梆子戏、坠子戏、嗨子戏、文南词八大剧种以及话剧小品等各类戏剧及小品28部,其中,最为难得的是,濒于消失的稀有剧种嗨子戏和文南词也登台亮相。嗨子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主要活跃在淮河中上游一带。在嗨子戏形成初期,艺人采取“围鼓坐唱”形式,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花腔小调”。表演简单朴实,今年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力迸发 聚集新生力量
“回忆往事喜又狂,竟不知她是女红……”黄梅戏《梁祝》选段“回十八”的优美旋律响彻在剧院,台上那位来自安庆师范学院的年轻演唱者王泽熙今年还不到20岁。
除了王泽熙,还有熊东旭等好几位演员都不到20岁。这些演员虽然年纪小,实力却不弱,他们以富于活力的演唱和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不俗的潜力。赛后,几位评委会委员对这些年轻人寄予厚望,“只要一直坚持练习,不断有机会在舞台表演,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有所作为! ”
这次大赛有来自全省各地市、院校、部队等代表队一百多名演员参赛,据省戏剧家协会介绍,小戏小品大赛从第一届开始,比赛的初衷就是为了发掘有表演潜力的年轻人,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的年轻人有展示自我的能力,为我省戏剧的发展积聚力量。不少年轻演员正是从比赛中脱颖而出,许多参赛剧目也从此成为各剧团的保留剧目。有了好演员和好剧目,我省戏剧事业才能进步与发展,这也是举办全省小戏小品大赛的目的和意义。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先锋社区打造先进文化
下一篇:国庆泉城文艺演出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