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林觉民》:碧血黄花长虹贯苍穹
评剧《林觉民》是中国评剧院从2008年开始倾力打造的一台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革命先驱林觉民的事迹为题材的优秀现代戏作品。林觉民是黄花岗起义的英烈之一,一个传奇性很强的人物,一个真实的英雄,牺牲时只有24岁。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封建大家庭中,聪慧过人,是“面貌如玉”的儒雅读书人,精通三国语言;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和父亲,又是一个心底光洁如雪、肝肠坚强如铁的民主革命家。
该剧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从序幕开始,以画外音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以此,“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第七场结尾,林觉民奋笔疾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吾勇于就死也。”全剧首尾相应,准确表达了林觉民的博爱、大爱和伟大人格力量。如今,凡读《与妻书》者无不被感动,无不为英雄的行为所激励。
评剧《林觉民》不仅以生动的剧情打动了观众,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了重要的突破。以往人们印象中的评剧表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现实生活,但《林觉民》的创作演出在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试图以多样化的风格拓展评剧的舞台表现力,所以在音乐、唱腔、舞台美术、人物造型等方面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音乐上,配器采用交响乐队为主,表现林觉民为理想、为共和、为民生而英勇战斗和“敢用生命换明天”的赤胆忠烈。看过演出后最大的感觉是:只有用交响乐队伴之以传统乐器才能烘托那种深沉、壮烈、激越的氛围。这种音乐和题材形式是吻合的、是相得益彰的,这是评剧音乐的首次尝试,是中国评剧院、也是整个中国评剧界的一次成功探索。
还有一个感觉是其舞台样式的新变化。整个舞美既大气、简约,又有很强的意境感。第一场张灯结彩的总督府大门,第二场于山顶观音阁的钟声,第三场林家老宅的后花园,第七场总督衙门阴森的大堂,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戏剧的规定情景,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视觉,使观者与英雄一起长歌当哭,珠泪伴英雄一起豪迈感奋。
除音乐和舞美的精彩呈现外,演员的表演也很出色。林觉民的扮演者对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剧中大段的唱段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完成得很出色;陈意映的扮演者身段、动作和感情拿捏得很准,将一个大家闺秀贤淑、善解人意的形象表演得恰到好处,这样的演出对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一定是一次很大的提高。扮演陈书瑾、林孝颖、李准、张鸣岐、刘总管等人物的演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对林觉民形象的衬托,共同实现了中国评剧院在艺术上的一次整体性升华。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11月,听三个女人说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