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时光荏苒,转眼间常香玉大师已经离开我们十一个年头了。每到六月常大师的小女儿常如玉总是沉浸在深深的沉思之中,情绪低落,总爱静静地坐在父母的遗像旁,怀念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仿佛母亲还在,还在给她指导技艺、点悟人生。常如玉天资聪慧,艺术领悟性强,母亲常香玉与父亲陈宪章都非常看好她,并给她取名“常如玉”,就是想让她以后能够把母亲常香玉的艺术传承下去。
世事无常,当常如玉真正开始潜心向母亲学艺时,已经年近五旬,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但是母亲仍然信心十足地为女儿传授技艺,与时间赛跑。“人过三十不学艺”,常如玉四十多岁踏入了一个虽耳濡目染却从不涉足的领域,各种困难便纷至沓来,很多时候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常香玉大师意味深长地告诫女儿:“做任何事情都离不了难,难过去就是成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常香玉、陈宪章夫妇向西北局报告了要用香玉剧社的演出收入捐献战斗机的想法之后,西北局非常重视,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同志还亲自批示,大力支持。
西安当时艺术界名流云集,许多艺人根本不相信常香玉的这个河南土梆子小剧团能够完成如此巨大的捐献任务,更有甚者言语里充斥着蔑视与嘲讽,说“香玉剧社是坐飞机吹喇叭——想的不低”之类。性格倔强的常香玉大师凭着对事业坚韧不拔的品格半年就完成了原计划两年的捐机任务。当前社会,戏曲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母亲的告诫也成为了常如玉克服一次次困难,锲而不舍传承常派艺术的箴言。
2004年春,由于“非典”疫情的肆虐,癌症已到晚期的常香玉也从北京回到了河南。回到河南的第一天,她就让二女儿陈小香打听一下为抗击“非典”捐款捐到哪里,女儿陈小香就询问了著名诗人王怀让,王怀让回复让通过《大河报》转赠,向母亲汇报后的陈小香便遭到了母亲严厉批评:“那么多人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咱就是捐一点钱,你张扬啥哩!”后来王怀让专门过来为常香玉解释,是想通过常香玉大师捐款的事,号召社会上更多的人为抗击非典捐款,常香玉这才同意在三个女儿的陪同下去《大河报》进行捐赠。捐赠的那天早上,常香玉大师很早就起床了,收拾停当,从自己每月两千多的工资积蓄中拿出了一万元,临出门常如玉为母亲穿鞋的时候,常大师扶着门框对女儿说:“今天啊,就是想给年轻人提个醒,国家有难了,人人都出点力吧!”常香玉夫妇一生为常派艺术呕心沥血、苦心孤诣,传承常派艺术也是常香玉最大的心愿。常如玉为了让母亲能在重病的折磨下得到几分宽慰,更加刻苦训练,用自己的汗水为母亲行孝。常香玉好像预知时至,在2004年5月中下旬见了很多的合作伙伴、弟子学生,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
5月26日,常大师晚年的琴师刘庚辰来到病房。刘师傅到了之后,常香玉已经无力说话,点头示意,但双眼一直盯着他。毕竟刘师傅与常大师合作多年,很快便领会大师意图,就对大师说道:“常老师,我懂你的心思,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帮助小五毛(常如玉),把你的艺术传下来!”随后常香玉大师使出全身力气说出了“那我就放心了”六个字。母亲走后,常如玉也愈加努力,十余年来,孜孜不倦探索常派艺术的理论化教学方法,与大姐常小玉、二姐陈小香并肩走在传承常派艺术的道路上。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豫剧《全家福》巡演走进确山
下一篇:戏曲电影《新双喜临门》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