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昨天,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掌声不息。上海越剧院一团受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之邀,一连3天,以《红楼梦》、《双珠凤》、《铜雀台》及折子戏专场,为“中国戏曲节”压轴,受到热烈欢迎。
“上海越剧院在香港有深厚的观众基础,很多戏迷翘首以盼。”上海越剧院常务副院长梁弘钧表示,时逢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年,一团精挑细选,带来尹袁版《红楼梦》、代表上越一团特色的男女合演戏《双珠凤》《铜雀台》和一台折子戏,“除了方亚芬、单仰萍、章瑞虹等梅花奖得主,还有许杰、徐标新、齐春雷、王清、樊婷婷等优秀演员同台争艳。”
1991年,一团团长方亚芬第一次来香港演出。这次她担纲主演《红楼梦》、《双珠凤》、《铜雀台》和折子戏专场,携手章瑞虹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这3天是我的艺术生涯汇报。香港观众看着我成长,许多人从小姑娘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香港戏曲演出市场,除了粤剧,就属越剧上座率高。”香港文艺演出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文蔚表示,此次上越一团赴港演出策划6年,“一团时隔10年再次来港。观众购票很踊跃。”让徐文蔚欣喜的是,出现在剧场的,除了老观众,本地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这与上海越剧院多年来在内地与香港校园普及密不可分。”5日最后一场演出《铜雀台》开始前,徐文蔚与梁弘钧关起门,商讨上越下一次香港演出剧目。
时隔10年,上海越剧院一团全团赴港演出,观众们捧场看戏,也有众多好奇。演出前的观众见面会上,普通话、上海话、广东话此起彼伏,有白发苍苍老者,身着正装的上班族,穿着肥大T恤、嘻哈短裤的青年人,还有从新加坡赶来的戏迷。拍照时人群挤成一片,有人嘟囔“好像成了战地摄影师”。
“我喜欢您在《赵氏孤儿》演的屠岸谷。”一位观众向许杰“表白”。以小生、花旦戏见长的越剧,用徐文蔚的话说,“明星们坐车,戏迷在后面追。”除了追星,香港不乏关心越剧未来的观众,从“老生、花脸传承”到“经典、新戏演出频次”,提问让演员们面色凝重,“我们这一代能给越剧留下什么?”
每个名角被粉丝们簇拥着,要求多来香港演出,“我们除了坚守舞台,还在带学生。青年演员们一批批成长,希望香港观众多多关注。说不定下次来香港,我们在节目单上不仅是主演,还是主教老师。”单仰萍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