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戏曲变革风潮 名角突破

吴琼刻画江姐更具知性的一面。

黄梅戏“江姐”知性形象更感人 梅派青衣出演程派《锁麟囊》叫好叫座 。 本周五,吴琼主演的现代黄梅戏《江姐》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而这出戏的亮点在于戏中的革命者江姐,除了有刚毅的一面,更有女性的知性美。最近几年,戏曲舞台上改革创新的佳作比比皆是,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领衔的女将们风采卓绝,像作为梅派青衣的史依弘却要演出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上海京剧女老生王珮瑜搭陈凯歌便车,趁热推出新戏《赵氏孤儿》。正是她们,不但在舞台上塑造的形象非常有光彩,而且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从创作伊始便开始投入自己的想法,从角色到装扮,从舞美到售票,在她们的亲自操持下,一批好作品终于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焕发出时尚的清新气息。

换形象

吴琼版“江姐”知性美

吴琼是大众熟知戏曲演员中最早把黄梅戏和流行歌曲结合起来的演员,因此也可以说是“跨界”最早的尝试者,她所唱的黄梅戏歌迅速被大家接受,通过春晚广为流传。黄梅戏原本被称为民间黄梅小调,旋律优美,有的风格很俏皮。而吴琼此举将黄梅戏带入流行音乐的范畴。

即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江姐》在两年前首次亮相时,就让戏迷为之一振,吴琼一出场,观众顿觉眼前一亮,她扮演的江姐发型很柔美,旗袍有腰身,甚至开衩还不低,这便是有“黄梅歌后”美誉的吴琼新近打造的“江姐”造型。这部在黄梅戏中难得一见的现代戏,已经有30多年绝演于舞台,吴琼的版本可谓是“惊艳”。而且在人物刻画上,该剧也非常有新意,这正是吴琼所追求的“不仅表现江姐刚毅的一面,更着重刻画其知性的一面”。这才使得这个以往戏曲舞台上梳着齐耳短发,穿着直筒旗袍的女子有了全新的面貌。

由严凤英首演的《江姐》虽然“春蚕到死”、“看长江”等唱段一直以来都在戏迷中广为流传,但由于剧中大段很吃功力的、类似于咏叹调式的演唱,使得当年的演出大多是由两位演员分上下两个半场才能完成,这也使得近30多年来还无人有勇气挑战这一黄梅戏的“制高点”。当年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吴琼,此次复排也没有完全照搬当年严凤英的演唱录音,她在保留了黄梅戏抒情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很多歌剧元素,使得以往过于温和的声腔更加具有剧场感染力,同时也更加时尚。

在吴琼看来,这次的《江姐》其实很话剧,只是形态很戏曲,“我们追求的是起承转合间有戏曲范儿就可以了。”吴琼视野的开阔还体现在对传统戏《女驸马》的改编上,她甚至邀请了河北梆子名角王英会与自己同台唱黄梅调,“黄梅戏要求男女同调,所以对男演员嗓音的要求很高,河北梆子演员大多有一副好嗓子,我想尝试一下。”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