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与“不拘”

陈鲁民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时下大家都认可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大的历史事件必须真实,小的细节可以艺术创作。具体来说,大事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做到无一字无出处,不能信口开河;小事、细节则可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地虚构情节,只要符合逻辑,合乎人物性格即可。

但在实际把握上,大事与小事的界限,大事不虚到什么程度,小事不拘有没有限度,也是很难区分和操作的。首先,何谓大事、小事,界定起来就很复杂。譬如,抗日战争胜利是大事,其中发生的某个战役如台儿庄大战也是大事,这是绝不能虚的,要完全尊重历史事实;但具体到某一次战斗的胜负,敌我双方的参战人员,有哪些故事发生,则是可以虚构的,可按照当时当地合理的逻辑进行编排,都是观众能够接受的。

以电影《建党伟业》为例,影片中的“五四”运动是大事,时间、地点、动因、结果都不能虚。但运动时的某一天,李大钊上街演讲就是小事,可以不拘,影片中他说的这一段话,虽然是从他书里摘的,放在这里却十分贴切,真实可信。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两弹元勋邓稼先很喜欢看京剧,在这个问题上“喜欢京剧”就是大事,不能虚构;至于他在某一天究竟是在天桥剧院还是在别的剧院,看的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还是马连良的《空城计》,则是小事,是可以虚构的。

小事不拘,一定要有限度,至少不能有明显硬伤。电视剧《美人心计》中,汉惠帝坐羊车在宫里转,羊在哪里停下来,他就宠幸哪个妃子。这个典故其实是晋代的,《晋书》记: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这样的“不拘”,一下子穿越了好几百年,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看出破绽。

小事不拘,更不能瞎编乱造。电影《赤壁》里,江东美女小乔独闯曹营面见曹操,与曹操品茶,为曹操按摩,和曹操斗嘴,十分热闹。戏倒是好看了,却经不起推敲,不合情理,也没有任何根据,是一大败笔。虽说这一幕对赤壁大战来说是小事,可以“不拘”,但想象力的丰富一定要建立在基本史料的基础上,倘若史有记载,小乔曾会曹操,那么,会见的场景,谈话的内容,时间的长短,都是可以虚构的。

在这方面,电影《孔子》里子见南子一幕就处理得比较好。一方面,子见南子见诸史料,有证可查,此乃“大事不虚”;另一方面,见面后说了些什么话,史无记载,就给了编导人员充分想象空间,于是,就有了孔子与南子关于仁者爱人的一番精彩对话,给电影添色不少,这就是成功的“小事不拘”。

一般来说,“大事不虚”较容易把握,因为大家都很慎重,不惜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因而争议不多;而“小事不拘”却有一个技巧与尺度问题,既要合乎逻辑,又要合情合理,最忌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近些年来,我们见识了太多匪夷所思的“小事不拘”,令人哭笑不得。譬如屈原暗恋楚王妃,项羽与吕后暧昧、老愚公谈恋爱、司马迁长胡子、岳飞夫人曾被宋高宗赵构临幸等,就很荒唐、低俗,逻辑混乱,不合情理,也没一点事实依据,甚至连野史都没有记载。这样的作品,几成戏说,但又以正剧面目出现,最应为其加一句定论:本剧纯属虚构!

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实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给观众带来影视艺术的享受,感官审美的愉悦,历史知识的浸润,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